百米之外就听见了柴油机的轰鸣,一猜就是它了。湖水映着红白的车身,茶黄色的车窗为蓝色的窗帘挡着光。摇摇晃晃的车身缓缓地驶出公交站,掉落的外漆再也盖不住里面已经生锈的铁皮。京通客车早已没了,只有它,还在驶向远方......
“乘客您好,运通110路公交汽车,开往来广营北”明亮的车外音赶在车前面到站,随后是几声刹车的尖叫。登上那两级台阶,车里的补丁一块一块地钻入眼帘,头顶的扶手一晃一晃地打着招呼。起步时,吱吱叫的座椅和呼呼吼的发动机,使人感受到了它的年代感。奥运前就已驶来的它,转眼间,老了。
第一次遇到 “土拨鼠” ,就是在运通110上。当时的它还很年轻。到夏日晚上,亮亮的灯光洒满整个车厢,空调的凉气和灯光一起到了所有的地方。出风口没什么灰,座椅安安静静地享受这个美丽的夜晚。 “空调车啊!” 奶奶夸赞道。我在车里,享受地坐着,似乎忘了,这是一个炎炎的夏日。橙色和白色的座椅,弄得整个车厢五彩缤纷。
后来,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车。往外看,眼光不显得那样刺眼,车厢里面,又是那样五彩缤纷。坐在最前面的座,看着驾驶座前面的屏幕中的速度显示数,一点一点地升上去,到了限速,就会出现那句提示音,内容大概是:“请驾驶员注意车辆情况。”然后看着数值猛地下来,再被司机一点点顶上去。
到站时,门的声音同样是我很喜欢的。只听一声平稳的“噗~~”,门平稳地挪到两旁,恰好不打着扶手。等到起步,那柴油机的咆哮,我总是喜欢在那时候哼自己喜欢的歌,不会被任何人听见。
在祥龙公交公司的保养下,它的外观始终像新车。不像北京公交集团保养的车,几乎是“零保养”。可是,岁月是不能战胜的啊。一个夏天,车缓缓地停到了路边,司机和乘务跑到了车后面,打开了发动机盖。“老车了,不开空调都能开锅......”乘务员这样说。车里人的抱怨在耳边此起彼伏地响着,我却只觉得可惜了。这个夏天,空调的出风口,很大一部分都成了摆设了。
最后那个春天,它们败给了岁月。茶色的玻璃、古朴的内饰、以及小时的回忆,都随着最后一声有气无力的轰鸣,缓缓驶去了。路上再也没有了它的声音。2009年、2010年的两批宇通接替了它。似乎人人都是感到高兴,只有一些公交爱好者,和一些老客户,还在为北京最后的京通,感到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