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9期重逢专题活动
原创首发/五五寻梦 文责自负
小宝子现在一岁半,姥姥我的带娃时间,累计一年左右。
宝子出生的42天之内,高价雇了个月嫂。那个月嫂精致能干,热情活泼,服务也很到位。
在月子里,宝子的日常基本上都是由月嫂伺候照看。姥姥也只是个搭手的,未曾打过主场。
月子里的宝宝就看得出特别机灵了。每当月嫂为她洗完澡做抚操时候,宝子特别配合。
更有意思的是,月嫂把她抱在怀里,同她进行奶声奶气的声音和手势交流时,宝子就表示出非凡的喜悦和逼真的手势动作。
一家人看在眼里,乐在其中。
月嫂服务期满离开后,女儿上班,带娃的重任如约落在我身上。几十年不曾带娃了,着实有点压力。
可细一想来,这还有啥,轻车熟路的,不就是哄孩子的事儿嘛,要不是没做过。
(一)
其实,我在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带孩子了。不过,那个孩子是小我六岁的妹妹。
父母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我是老大。那时候是大集体时代,父母是是农民,单靠父亲的两只手撑起七口之家的生活,着实是不容易的。
自从我记事起,妈妈就跟父亲风里来雨里去下田干活。我七岁那年,二妹四岁,又有了三妹。
妈妈要下田地干活儿,看护二妹三妹的事儿就搁在大姐我的肩上。
从三妹五个六月大起,妈妈和爸爸就开始整天整天的干活儿不在家。家里只剩我们姐妹三人,三个人的年龄加起还不足十二岁。
没有摇摇椅,自制;没有摇铃铃,自制;没有玩具车,自制。我和二妹在家里就地取材。
柳条大篮筐做摇篮,四条腿方饭桌翻过来做玩具轿车,空瓶子里装上玉米颗粒做摇铃铃,塑料盆子底面朝上翻,筷子作鼓棒,玩打鼓……
三米宽的大土炕,是我们三姊妹的大舞台,一会哭哭,一会笑笑,一会叫叫喊喊……
现在想起来都快乐不已。那有什么启蒙教育,没有什么儿童读物,益智玩具,纯天然带娃模式。
家里唯一多见的是父亲常看的报纸,那些报纸可是香饽饽了,上面的黑白色人人图像,可以吸引小妹眼球,并停止哭闹片刻,也可以撕成零片当风筝,抛起来逗乐。
家里如同个托儿所,其乐融融。那天真无畏,乐此不疲的日子整整过了两三年,而后,我如期上学。
两弟弟出生后,赶上农村新政策,土地承包到户,田地的活儿由农民自己安排播种收割。
于是,俩弟弟儿时,妈妈的活儿有了自由,能自己带孩子了。正在念书的我,也不再是“专职保姆”,只是业余时间陪陪弟妹们玩而已。
(二)
时光荏苒,岁月无痕。风风火火的岁月跨到自己成家立业,相夫教子的年代。
轮到自己带自己的娃儿的时候,有幸遇到老公工作比较清闲,性格温和又挺有耐心。因此,两个女儿婴幼儿时期的护理,是我们俩人共同完成的。
我的两个女儿小时候,相比她三姨小的时候,我家里的经济情况就好多了。起码不缺吃喝,也不缺孩子玩的普通玩具。
但更重要的是,不缺父母的亲身陪伴与爱抚。在这一点上,我很欣慰。这是经我手的两代人孩娃之旅的质的飞跃。
既不缺爱,又不缺陪伴的两个宝贝,如今都学业有成,可喜可贺。为此,众人无不羡慕我好命,有福气。
可不是,我跟老公带着两孩子,从呀呀学语就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所谓的“幼教”,但非现在刻意的“启蒙教育”。
铅笔头子、粉笔随时即玩,白纸本、信纸及日记格子本信手拈来即写即画,即折即撕,孩子们随兴而玩。
两姑娘从两三岁就都把笔玩溜了,到了上学年龄,就都能自自如如写字了,可想她们的字写不好才怪呢。
在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日子中,眼看着两姑娘已经都长大成人,如期而至的是第三代娃娃的光临。
(三)
人生过半,蓦然回首,艰辛也好,喜乐也罢,都已成过去的风景。
而今,再一次重逢带娃之旅,与前两次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觉。
小宝子没出生时,我还特意去母婴培训机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理论结合实践学习培训,并顺利拿到了育婴师证。
而今,持着“育婴师证”的我,重逢带娃之旅,应该没有什么事儿被娃儿能难住了。
不曾意料,现在的娃儿已经不是先前的娃们了,现在的妈也不是先前的妈们了。
娃娃随心所欲,妈妈随娃娃所欲。带娃的既得顺应娃娃,又得听从妈妈。带娃的人论辈分最大,论资质最深,可论权利最小,论委屈最多。
科学喂养,科学启蒙育儿,科学陪玩,科学……等等一系列“科学”东西束缚着手脚,导致宝子不时出现各种不适现象,令人深感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名人都说,凡事,越在乎越做不好,顺其自然最好。
而后,我调整了心态,跟女儿进行了沟通,以科学为依据,凭经验和感觉调整了带宝子方式。
现在,小宝子的成长特别健康,机灵活泼,还很善解人意。
不想让她干啥,只要用言语和孩子交流沟通清楚,小宝子就不再继续闹腾。
如此可见,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的艰辛终将都会化作曼妙的风景!
重逢带娃之旅,累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