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长嵯

作者: 单木林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00:12 被阅读0次

    “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送我一次旅行吧!”

    于是,极其浪漫地,最后一个被捡上车,开往河北四十里长嵯。决定仓促,想法多变,生活才会紧张刺激。决定一早就做好,礼物一说只是给自己的心理安慰,好像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去玩了。

    背上所有装备,这次不会有人为你背帐篷。那一刻,突然明白,分担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减轻负重,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安全感。“寒冷这种事,没人能帮你”,领队出发前说。一句话冷漠又冷静,让人恨不能带上所有的御寒装备。棉睡袋、羽绒睡袋、防潮垫、羽绒服……背包被塞得满满,好像塞的东西越多越有安全感。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露营第二天,早起在睡袋上看到了凝结的冰晶,据说那天晚上有雪。

    四十里长嵯,字面理解就是四十里长的石头,亚洲最大的单体石头。因此,两天的脚程都是行走在一块大石头上。提前知晓这些,反而不那么期待了。一路上都有队友在问,那块大石头呢?不忍心告知真相,好像略有失望。已知无聊,未知期待,大家都是这种心理。

    经历小黑车、公交、地铁、城际铁路之后,总算可以畅快地爬山了。黄昏时分,开始登顶。

登山

    夜幕降临,视线渐渐模糊。最惊艳的莫过于晚上登山沿路的夜景,除了赶路,以前从未这样行走在黑夜里,还是爬山。山路蜿蜒,黑暗笼罩,月亮下负重前行的剪影格外漂亮。随手一阵乱拍,走路都不安分。

负重前行 抵达扎营点

    扎营,寒夜里做晚餐:火锅。第一次露营吃火锅,不是啃干粮,也理解了领队所谓的“腐败”。零下几度,坐在山顶寒风里,头顶就是满天星星,围着小小的气罐吃火锅,那是吃过最冷也最慢,最淡、最美的火锅。夜深,温度更低,三个人挤在帐篷里打牌,有点抱团取暖的味道。一轮一轮玩得尽兴之后爬回各自帐篷收拾睡觉,其实也就是给脚底贴个暖贴。

    定个闹钟,给日出,毕竟到了北京雾霾的分界处。值得一提的是出去的两天正式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

    半夜大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处于掀顶的恐惧中,凌晨才睡安稳。

    漆黑中的一点暖意

营灯

    还没等闹钟响就早早醒来,隔着帐篷相互抱怨几句夜里的大风和倾斜的地形,帐篷在,人也还在。

帐篷

把周围一切看清楚时才发现睡袋外侧,帐篷里侧附上了一层零碎的冰晶,庆幸对寒冷做足了准备。

冰晶

    没有等到期待的日出,光想着雾霾忘记水汽了,白白等了一个多钟头。悠悠地煮早饭,听着大神科普户外知识,原来玩户外的最高境界是“克克计较”,长知识了。

    返程下山,总算是看清了脚下这座山,不,这块石头,红棕色,横条纹,可惜不是学地质的,不然肯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石体 下山?下石?

有大才有小,人和包,石头和人,对比才会突出。

对比 边缘

    一次随心随性的新体验,小小记录一下,愿生活一直如此,惊喜惊险新鲜刺激,生日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里长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m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