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好,我跟咨询师讨论过。当然了,我说的讨好,不是那种谄媚。原本我把讨好当作是一个贬义词,这是我在原生家庭中曾经有的一种模式,并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后来咨询师说了一种他对讨好的理解。当然了,他换了一个词:社会化。他说我们应对困境时,会有三种模式:争战、逃跑、呆在原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打逃僵。不过,争战和逃跑的应对模式并不占主流,各占10%而已,绝大多数都做一些妥协。比如说,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一种是和领导对着干,一种是离职,这样两种应对方式有,但其实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情况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一些妥协,在单位继续呆下去。这样的情况,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所以,人人皆讨好。讨好是中性词还是贬义词,在于给这个词下定义的人。
听他这样一说,我拓展了对讨好的认知,看到了讨好在我成长过程中是存在积极意义的:更好地保护自己免于受伤。“凡事均有两面”啊,关于这一方面,我走偏了很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