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好在入门一些领导力的理论,叫gpt给了我十个领导力理论,然后一个个去油管上搜他们的内容。五分钟搞定一个理论,这种探索式的方法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的,好适合三分钟热度的人。而且我总觉得自己感兴趣后主动去搜索,其实是一种构建,特别能对冲现在推荐信息流太多而带来的困扰。做论文不就是这样嘛,这方法其实无形中在塑造你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网络。
说一下今天遇到的事情。我有一个吉他群,这个群原本是有一个群主天天会督促大家吉他打卡,就是比如每超过两个星期不打卡,就得先离开这个群,等你确定要打卡了,他再拉你回来,她做了诸如此类的一些管理的事。这个群主还蛮勤劳的,每天一直号召大家打卡,虽然他自己弹的也不咋地。但是在这种规则限制下,就算弹得很菜的人,也会每天把琴拿出来练一练。
就这么持续了半年多,群还一直蛮热闹的。但这个群也是一个拉拉群,所以大家会线下去见面,约玩什么的。这下问题就出现了。有人说这个群主私下人品不咋地,自大,然后还占小便宜。这样这些小道消息就传到了一些在群里就和这个群主不太合的人耳朵里。因为这个群主讲话有时候确实会有点白目,所以群里面有些人可能对他颇有微词。好了。在这种矛盾下,有一天有个比较有性格的弹琴也比较好的女生出来炸群了,她说,你这种人赶快滚出这个群不要待在这里,然后批判了她种种行为好一阵,这个群主就说算了,那我走吧。
然后这个出来炸房的女生对象就成为了新群主。但是接下来下来呢,这个群就死了,因为没有管理者,也没有规则限制。也许新群主怕冷场,就会偶尔分享跟她对象的事情,群里偶尔也有另外一个女生会出来分享一下,但总体这个群和以前相比还是死的很厉害。
今天就突然有个人出来指责她了,说你当群主以后有没有为这个群做出一点点的付出,你没有管理好这个群。你整天坐在这里,分享你和你对象的事情,秀恩爱,这还是个吉他群吗?之前那个群主在的时候,至少大家每天都打卡,现在我也没有打卡的动力了,别人打卡也没有人听。然后自然他们就吵起来了,这个人就退群了。
这个事情让我很有感慨,因为我也这样加过一个群,也是因为那个群主言语和行为中有一些东西让人很不爽的东西。但是炸群了以后确实新群就死掉了。这群主虽然让人讨厌,但至少还能天天逼逼出一些内容。其实群最怕的是没有是没有,是空无这件事情。越吵架还越热闹,真正不交流了,就像家里的冷暴力,就像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空气是寂静的。这种零交流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在想,什么样的人可以做群主,可以领导这个群?
那首先我们要看这个群是什么类别的,比如说是闲聊群,也有可能是兴趣群,或者是一些什么有门槛的交流群,比如这个群的学历全部要是研究生学历的。虽然群有不同的属性,但从群的领导者能不能提取出一些共同的属性,或者能把它们大致的分个类别呢?
我觉得是有两种,第一个是你要是这个群里面最top的人,必须是能 hold 住这个群。比如说你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或者事业有成的人,你就可以 hold 住研究生门槛的群。你分享的信息别人会觉得有用,那大家也愿意待在这个群里,愿意追随你,自然而然也会分享出一些自己的一些信息。这样的领导算是魅力型领导。
但你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像之前那个吉他群主,她并不是弹吉他最好的人。那我们能不能为了这个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去做一个服务型的领导呢?就像在其他群里,你可以督促大家每天打卡。然后在有人分享出来的时候就鼓励。这就对上了领导网格里面的两个维度,一个是relationships,一个是output。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话?你就多关心关心人,让大家在这个群里面有归属感,有幸福感。
还有一种领导叫变革型领导,这个领导理论用了一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原理。他说,领导者可以领导比他低一级的人,这个低可以是从马斯洛需求层次里面的低来说起。你可以满足他的归属需求,满足他的安全需求。然后你再结合一下人的异质性你就发现,比如在一对一的交往时,因为人是有很多维度的,我会觉得哇,你有某些东西让我觉得很有吸引力很厉害,或者我很喜欢。而你也有一些东西让我这样觉得。这样这个友情,这个关系就会持续下去。甚至亲密关系也是一种各种维度上综合起来的势均力敌。一旦整体出现了偏颇,那就出现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那你把这个放在一对多的关系中,你如何在一个群体里势均力敌,甚至成为领导者?除了当一个很有能力的魅力型领导,你可以在某个方面填补这个群的空缺。就像酸奶哥说的,人都是有弱点的,一个组织也会有弱点。
比如985群就是一个正能量不太足的群,你就可以填补这个空缺,而不是顺着整个群的大气氛一直往down的方向去走。你可能信息的能力不如海姐,或者和人交往的能力不如坤坤,但你可以用正向的能量弥补。这样你在这个群里面就会占一席之地,有存在感有影响力,甚至也能成为其中一个领导者。怕的就是没有存在感,被边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