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先生说:“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也就是说,贡献就是有效性。
那我们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有效性呢?
稻盛和夫先生的方法就是他六项精进中的第一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如果问“你是否在努力”,我想有很多人都会说“是的,我在努力”,我也会这样回答。
但如果问“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够继续回答“是的”的人,还剩多少呢?至少我不是。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我们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就像一条分界线,在遇到这条线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普通的努力,而这条线才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才是真正的开始。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之前都很努力,但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放弃了,还会非常气馁地想“这根本就行不通!”“这没法完成!”
而那些成功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也会有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但他们会满怀热情地去思考对策,然后付诸实践。虽然结果不一定会理想,但他们会反省、改良,然后再实践,直到成功。
关于成功人士所做到的这一点,其核心其实和曾国藩的十二日课、富兰克林的十三戒律一样,就是通过不断反思和复盘,持续去精进,做到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强一点点,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如何做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呢?
稻盛和夫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有人就反驳了: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怎么办?
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很多人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为了生存,首先找的是一份能做、能赚钱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没关系,稻盛和夫先生也给出了方案——如果不喜欢,转变思维。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要先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发现它的闪光点,然后再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它!
工作本身不能给我们提供乐趣,是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和态度,决定了自己对这份工作是否喜欢。
因此,我们要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首先就要能够发现它的闪光点,然后改变自己对它的看法和态度。
当我们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之后,我们就会希望把它做得越来越好,同时也会思考和践行如何把它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实现了不断精进。
因此,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时刻问自己:我能做出什么贡献?我是否尽到了方当前的自己的最大的努力?
随着我们持续地学习以及能力的提升,我们能做的贡献会越来越多,解决问题方法也会逐渐迭代,从而提升我们的有效性,慢慢实现价值最大化。
以上内容来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雪瓶老师的分享以及个人的学习整理,仅表达个人观点(๑ت๑)
我是随缘,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