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福格行为模型---拖延背后的机制

福格行为模型---拖延背后的机制

作者: 西凉水哥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22:5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1日,你的年计划执行的如何了。是不是和预期有一些差距,有些事情做得不错,有些方面却有点拖延呢。

    今天就说说我们拖延背后的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它以BJ Fogg(斯坦福说服力科技实验室主任)命名。表明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和操作此行为的能力。接着,如果他们有充足的动机和能力来施行既定行为,他们就会在被诱导/触发时进行。

    总结起来就是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分别是 触发,动机,能力。


    行为 = 触发X动机X能力

    1 触发:

    触发就是开关,比如感恩冥想我和伙伴们已经坚持了180多天了。为什么能坚持的这么多好。首先就是一开始我每天会有一个5:20的闹铃,闹铃一震我就起来收拾一下,开始准备5:30上线冥想了。这就是一个外在的触发条件。当然随着时间,我每天5:20自然就醒来了。触发也就从外部变成了内部。

    2 动机:

    动机就是什么让你做这件事的。无论是主动的动机还是被动的动机。比如感恩冥想的动机就是自己我很喜欢冥想,同时感恩环境和大家一起分享,每天都有新的看见,也是很有收获。

    3 能力:

    能力就是这件事是否有能力做。比如感恩冥想,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加入腾讯会议,跟随小伙伴的引导就可以了。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比较难,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比如我今年的目标是写一本书。这个目前对我就比较有挑战,所以这样的目标就容易拖延。这就需要把一个大的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比如写书我就拆解成每天30-60分钟的写作。这样任务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当我们了解这三个决定因素后,就可以设定我们的行为了。
    1 让触发能够自动发生,或者连锁反应。
    2 不断挖掘动机,直到有足够强烈的动机,确定你想做这件事。而不是简单模仿别人的目标。
    3 能力方面,把任务能够拆解成更小的任务。最好是拆到30分钟这样的颗粒度。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任务更有掌控感。

    举个列子:

    比如我今年的一个目标是阅读100本书,那如何保证这个能够完成呢。
    一触发:
    我每天地铁上有接近3个小时,所以一上地铁我就拿出手机来阅读。之前是看纸质的书,发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不断的购买,而电子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微信阅读,获取一本书非常的容易。而且看得好书里,提到的另外一本书也里面可以通过连接找到。所以让持续的阅读这件事变得非常的容易。

    二动机:
    阅读对我来说有3个动机
    1 阅读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流体验,特别是在拥挤吵闹的环境中,更让你专注书中的快乐,不被外界影响。
    2 阅读可以帮助我构建一个跟全面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阅读年计划内容相关的书籍。比如年计划要投资,那就正好阅读投资相关的书。最近几天就读完了但斌的《时间的玫瑰》,李录的《价值投资与中国》
    3 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输入。为我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知识。同时也能学习其他人是如何写作的。
    4 阅读让你觉得每天都很有收获。如同芒格说巴菲特就是一个两只脚的书柜。

    三能力:
    能力方面,我会选择适合自己水平,有收获同时有趣的书籍。过于理论化的确实有点难,我就选一些人物传记先读起来。这也是芒格非常推荐的。通过人物进而了解相关的理论。比如最近在看 积极心理学 塞利格曼的传记。发觉非常有趣,还能了解积极心理学是如何一点点诞生的。


    这就是福格行为,下次当你拖延的时候,不妨看一下是哪一环出了问题?

    当然我觉得核心还是动机,很多时候我们动机足够强烈,我们就会主动去设计触发点,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反过来这三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当你触发行为,获得良好体验后,本身又会强化你的动机。

    这也是一个有趣好玩的过程。
    1.11 11点 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福格行为模型---拖延背后的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uj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