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与老舍的不同“围城”,你会选择城里还是城外?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最后有人总结说:生活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城里城外的人互相羡慕,城里的人羡慕城外人的自由,城外的人羡慕城里人的安稳。
这就是钱钟书眼中的“围城”——站在群体其中。
其实,这个问题老舍也提到过,《月牙儿》中,当女孩再次见到小瓷人时,小瓷人说羡慕女孩,但是女孩却说:她有饭吃,我有自由;她没自由,我没饭吃,我俩都是女子。
一句“我们都是女子”,老舍眼中的“围城”就有了别样的味道。
虽然小瓷人羡慕女孩,但是女孩很清醒,并没有羡慕小瓷人,反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俩都是女子。
我俩都是女子,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完全没有必要放在一起比较。
你有饭吃,要自由;我有自由,要饭吃。
你关注的是自由,我关注的是吃饭。
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为什么要放在一起比较?
这就是老舍眼中的“围城”——站在自己立场。
钱钟书先生与老舍先生对“围城”的理解,虽有不同,但是老舍先生的解释更适合我们理性来面对这个“围城效应。”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在学校念书时,工作的人说你们多好啊,衣食无忧,无忧无虑,不用担心房贷啊车贷啊,多自由!
在工作的时候,成家的人说你们多好啊,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工作稳定,还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在成家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又会说你们多好啊,房贷车贷压力小,小俩口甜甜蜜蜜,没孩子照顾,没老人赡养,不用操那么多心!
其实,
念书的时候,担心工作,怕毕业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看着一个个穿着体面的人,内心是多么渴望有一份好工作。
工作的时候,担心恋爱,怕找不到一个对象,看着幸福的三口、四口之家,内心是多么渴望有这么一个人和你白头偕老。
成家的时候,你担心不能顾家,自己能力不足以养活孩子和父母,看着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内心是多么渴望自己能有这么一个家庭。
别人羡慕你的,你也在羡慕别人。
吃不到葡萄的会说葡萄酸,吃到葡萄的会说你幸好没吃葡萄。
在羡慕与被羡慕之间,却忽略了自己。
老舍说:我们都是女子。
其实就是在说,没必要彼此羡慕,同命不同人而已。
有了羡慕,就会有烦恼,求不得的烦恼。
佛家言:“人生四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一个 “贪”字解释了人的所有烦恼——凡夫俗子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
其实,完全不必羡慕与烦恼。
曾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烦恼来了,本质上是问题,如果有能力解决问题,就不必烦恼;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又有什么可烦恼的?
所以,无论怎样,我们还是应该过好自己的生活,可以羡慕,但不应该烦恼,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
正如富兰克林说:今天乃是我们惟一可以生存时间。我们不要庸人自扰——或为未来的漫无目的而苦闷,或为昨天的过去而伤怀——而使它成了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地狱。
活在当下,才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本文由小林读书原创,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