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咨询取消,在机构呆着无聊,想消磨时间,便随手拿了两本专业方面的书,看着觉得不错,便想带回家。但我知道带回家得经过机构的同意,要去跟前台打招呼,要登记,当然也有可能被拒绝。想到被拒绝,我突然觉得好麻烦,不如直接偷偷的带回家。所以我将两本书偷偷的放进了自己的背包里。
其实这两本书并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让我必须去实行“偷”这个行为,偷的背后是因为我不想去面对被人拒绝的尴尬,我想省去人际交流的麻烦。而且,在“偷”这个行为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隐隐的刺激感和愉悦感,让我既紧张刺激又兴奋快乐,带着一丢丢的内疚,又有一种顺利突破边界的成就感。
但后来我发现你越在意这件事情,越会吸引出现与之相关的纰漏。比如,当天我居然就忘记把背包带回家,落在了机构,开车回家后才发现,又得重新开车往返了一个多小时来取背包,导致自己的腰病犯了,躺了一个晚上。
突然有点相信因果循环了,内疚和自责感,扑面而来。
想起儿时我也爱偷东西,小时候妈妈开了个小卖部,我爱偷家里锁起来的各种零食。在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上,我也爱偷东西。一是因为当时的确没钱,想要那些小学生们都喜欢的小玩意儿,好吃的,好玩儿的。
二是因为能获得成就感,觉得自己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顺利获取到一样东西,是一件非常值得自己悄悄炫耀得瑟一下的事情,我很享受那种紧张刺激感,在别人在不被别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获取了一样东西,增加了一样东西,就像游戏中开挂了一样,悄无声息的,就瞬间技能满点。这个攫取的过程也满足了自己内心的匮乏感,心里面似乎一直有个声音:“我觉得我不够好,我觉得我拥有的东西还不够多,我想要,我想要,我还想要更多。”我想要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获得它,我想要轻松容易的获得它。我不想要那么辛苦,那么费劲。所以,当获得一件东西太费力太不容易,而我又太缺乏太渴望它的时候,我就会去实施“偷”这个行动。
后来,初中、高中、大学,我都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行为,大学毕业那年去上海一家实习单位,待了几天觉得不适应就想走了,在单位宿舍里面,看见同事房间里放着好多漂亮的耳环手势,刚毕业的我好羡慕,便一下子顺手将它们带走了。自然,因果循环来了,用人单位打电话威胁我说,他们有装监控,叫我立即归还,否责就会告诉我的辅导员,我当时被吓住了,还打电话问学长一般用人单位是否会在员工宿舍安装摄像头,得到否定答案之后,又观察了好几天学院的动静,我才逐渐放心下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后来工作中,我偶尔会借着采购的名义顺手牵羊,占点小便宜。我看职场中多数人都是这么操作,我便也没了内疚感,如法炮制。
在现在的单位,我曾经一度将工作上采购的东西和自己的私人物品,界限划分的清清楚楚,还自我感觉很良好,觉得自己成长了,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又悄悄发生了变化。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我会自己花钱为单位购买添置一些我工作上所需要的东西,我便觉得那我从单位里面拿一些我需要的东西也不为过。我似乎在追求公平,我付出的东西必定要回报我,不能我花钱为单位添置东西,而我却不能从单位带走东西,这让我觉得有一种牺牲感,只有从单位再带走一些东西,我才会内心平衡。
其实,我为单位采购的东西是出于我自己的需要,是我自己做的决定。而单位并没有这样要求我,只是我嫌采购流程过于麻烦而自己做的选择。但我从单位顺手捎走东西却是侵占了单位的利益,二者性质不一样,只不过我将二者混为一谈,变成一种对等的交换。
我需要去向内看看,当我做出自己掏腰包为单位添置东西这个选择的时,我是否有一种被强迫的牺牲感?我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忍不住要去获取我所谓的对等交换和平衡感?或许是因为在那种牺牲感里,我内在的匮乏感被激活了,我觉得我牺牲了一些东西,减少了一些东西,我需要弥补回来,需要向外再攫取一些东西,来填满我空的那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