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突然觉得我要温和一点了。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努力回忆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原因逐渐明晰起来:今天开校务扩大会议,作为校长的我自然是要“讲话”的。可是,就在我即将“开讲”的时候,耳畔突然想起了我远在澳门的一位一直保持联系的校长的讲话。
她无论跟哪一位老师讲话,都没有大声的。更令人敬佩的是,每次给学生上早教会,足足20分钟,她都没有大声的。声音温和至极,柔软至极。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学生讲话。她跟老师讲话,同样如此,而老师亦一定会是恭恭敬敬的。
我能看出来,学生不是因为她是校长这个身份而恭恭敬敬,老师亦不是。我感到,他们都是因为她的声音而显得毕恭毕敬。
难道她的声音里有什么秘密?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我们需要有公平、公正和公益的心!”在早教会上,她这样说。
“我们在努力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国家,不管你是什么人,你身在这个国家,你就要爱它。”她这样说。
“我们在努力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她这样说。
“十年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做公益活动,我们一直不间断地去内地贫困地区支教。我们曾一年连续三次到广东郁南帮助那些穷困的孩子。”她这样说。
“我们教育孩子要注意细节,你应该看到,我们的卫生间是多么的整洁,我们教孩子们怎样如厕,怎样洗手,洗完手甩几次手。”她这样说。
每次跟我“约茶”,她总要带我去看看饭店老板是如何在门口亲自搞义卖活动的,我也总能看到,那位五十多岁的老板,脸上笑盈盈的,配菜、做菜,然后半卖半送,他几乎不说话。
是的,她的声音里就隐藏着这些秘密吧。
这样一来,我突然感到,尽管我是个校长,但又算什么呢?我干嘛要那样高高在上地跟干部和老师们说话——不,是“讲话”——呢?我真的可以高人一等吗?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只有家族文化、民族文化,而十分欠缺个人文化、集团文化。在国人的眼里,几乎没有个人的存在,要么你能以家族的观念与人相处,什么“哥儿们、姐儿们”,什么“同志、同胞”,要么你就会几乎不存在。有家族的存在,就会有家长。家长就一直是很威严而威风的,说起话来,就会总是以严肃、严厉、严格为形容的标志。
想想古代的皇帝,想想古代的各级官吏,什么知府、县衙,说话没有不那样从高处砸下来的,就是那所谓的“官腔”吧。
然而,这是凭什么呢?凭官?凭身份?
其实,无论什么人,大家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让他人生活得更好。你生活得好的前提是别人生活得好,别人生活得好的前提也是你生活得好。一切众生皆平等。难道不是吗?没有学生,哪来的老师?没有老师,哪来的学生?没有老师,没有哪来的校长,没有校长,又哪来的老师?既然人类之间几乎都是在相互依存,既然大家如此需要联系在一起,那么,又有什么高,什么低呢?
让自己的声音温和一点,其实就是告诉这个世界,我感恩这个世界,也其实在告诉这个世界,我愿意与任何人和睦相处。
或许,尤其是搞教育的,就更要让自己的声音温和一点,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让所教育的孩子懂得感恩,感恩这个世界,感恩教师,感恩学校;也只有这样,你才会更加认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公益性的,而不是功利性的。
更或许,只有让我们的声音温和一点,你才是一个真正走向文明的人,一个能够在未来的世界会生活得更好的现代人。
现在想想,我突然变得温和了,看起来并不奇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