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自己也看了不少电影,各种特效、夸张、搞怪、温婉、轻松、沉重、脑洞大开的,刚上映的、时隔年久的,口碑好的、口碑坏的,几乎均有涉猎。但是全部看下来,几乎每一部都让我感到一种难以消散的疲惫感。它们每一部,每一帧每一秒都像在迫使我用各种感觉器官来主宰大脑的评判功能以断其在我心中的好坏,让我疲倦得难以记忆,更难及回忆。
但所幸的是,《明月几时有》宛如一剂良药,让我在那个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又回归到了那个对于各种情感还不算太麻木的自己。所以,今天我就想来回忆一下,那收获颇多的两个多小时。
《明月几时有》是许鞍华导演的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改编的抗战电影。说实话,由于个人曾经所看过的抗战神剧、神片,我对于抗战类型的影视作品就只留下了“神”这一印象。但这次冲着周迅而看的《明月几时有》,却让我有着别样的感受。
对我而言,与其说《明月几时有》是一部抗战片,我更觉得用“历史片”来归类更显得贴切。它叙事真实,简单。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没有夸张的大场面爆破,甚至可以说连插曲烘托也少得可怜。对于目前电影市场上所追逐的那种用各种感官冲击、各种高能特效画面所堆砌而成的“当下感官”电影,《明月几时有》就显得寡淡很多。
但是正是因为它画面的寡淡,更显得它每一帧真实的背后,有着一份难以抹去的浓情在四处蔓延。
《明月几时有》整部电影所拥有的,就只有痛会哭乐会笑烦恼会心焦的小人物小百姓,只有那些在不知什么时候就人去楼空的日子里最平淡恒久的日光月影,只有危机临头时那轻轻一刮就令人发怵的微风,只有那些待人崩溃又必须强装镇定时那点稍稍有些温度的单薄路灯……
它以一个抗战老兵与人叙述回忆的形式,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我猜,对于这老兵而言,每一次回忆,想必都是沉重、温暖却也痛苦的。那回忆过程中,难以掩盖的思念,那不知该如何言语而发出的叹息,都在说话的停顿间透过荧幕画面抵达观众心间。
有人说,《明月几时有》是一部抗战爱情片。李锦荣(霍建华饰)、方姑(周迅饰)、刘黑仔(彭于晏饰演)之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对此,我并不认同。
在那个不知明日温饱,更不清楚明日生死的硝烟岁月,能得一个确定的人陪伴,甚至并肩作战,可谓艰难。而心间的每一份信任,更是弥足珍贵。
在那段日子里,面对那些能与自己出生入死,在关键当头会毫无怨言就选择保留对方的战友,早就没有了男女之别。那种恨不得共生死的情谊,男女之间的情愫就显得太过平淡了。
而《明月几时有》中,参与情报收集的其它成员,也并非如同以往电影所留下的固定印象一般,行事利索,形象多变,待人玲珑八面。他们或许应变能力极强,在各种危机关头,都可以迅速找到解决方案。但是,在日常任务中,他们也会如同一只躲在狼群中披着狼皮的羊一样,会整日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间是否会露了端倪。
他们的胆怯与义无反顾,填满了电影中主角无法顾及到的方方面面,甚至还与主角产生不容割舍的关联。而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但整部电影这么多角色,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叶德娴所饰演的方母。
从影片开始,她不过只是一个有些吝啬的房东老太太。面对着即将不续租的房客,她在挽留前对于招待茶点数量的犹豫斟酌,在确定挽留无果后立即拿走茶点的细节举动,都处处显露出了她的不大气,甚至小气。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她日常与方姑的相处谈话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不大气也不过只是被生活所迫。她的日常生活没有一个男人可以依靠,平日就只与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面对不安稳的时局,日常的温饱、女儿的未来就是她平日里心里最大的问题。
可待她面对着方姑游击队队员的身份,她也会担心。面对女儿的离开,她也会气愤。可是,担心之余,她却说出“别连累队友”的话语;气愤之余,她也会小跑上前给方姑送上黑伞和自己最珍贵的金戒指。
《明月几时有》是一段历史,是一段故事,更是一首诗。
没有夸张的笑,没有刻意的哭,没有悲情的渲染,没有宏伟的映照。真实又平淡,琢磨品味过后,最是难忘。
微信公众号:陌空语
期待与你相遇
————————————————————————
陌路成空,静有喃语。
喃喃细语,缘是路人。
你好,我是小陌,你的陌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