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象公会发布的一篇好文:除了在朋友圈屏蔽父母,我们还能做什么
与我之前的一些零碎思绪不谋而合,拜读一遍后,有所感。
微信最贴心的功能,是屏蔽功能,而大多数人屏蔽掉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因为微信上最尴尬的事情,也许是父母学会使用微信朋友圈。
人世间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是我们父母看到的,无论是父母看到我们的世界,还是我们看到父母的世界,我们都会无比尴尬,后一种情况尤其如此。
我的母亲作为一名妇产科从业人员,从职业性上来说应该是理性、严谨的,但依然会分享一些不靠谱的养生文章给我。作为一个相关知识丰富的从业人员都会表现出无知,那么外行的其他中老年人就更堪忧了。
记得之前母亲转发了一篇有关“寒潮来临”的消息给我,还信誓旦旦地说是一个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诉她的。我看了看近些天的天气预报,显示高温天气,遂反诘消息的准确性。母亲好一会才回复过来,朋友告诉她是假的,之前他也被别人欺骗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假消息,只要稍加求证就会发现问题,但母亲却首先选择相信别人。
他们成长于反智时代,但他们当年能接触的媒体,无论是 CCTV、《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还是《法治文萃》和《中国老人报》,它们都还是有底线有节操的。但是,今天智能手机上有人专门生产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它的荒谬和疯狂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写的。
熟人是信息最好的背书,来自朋友圈的信息天然更容易被接受,在他们的熟人中,只有我们才有能力帮他们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但我们把他们屏蔽掉了。
我们是幸运的,生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让我们视野更高、见识更广,虽然绝大多数国民仍然生活在一张大的离谱的局域网里。当然,微博上很多的言论让我觉得开启民智仍然任重道远,尤其在有些统治力量更喜欢愚民的情况下。我很感谢我的父亲,作为一个理工科高材生,在电脑还是一种奢侈品的时候,就花大价钱买回家摆弄,让我早早就能接受互联网的熏陶;作为一名医师,一直教导我要做事严谨,不能想当然。使我现在看到任何一个事物,都会遵循一个原则:怀疑——求证——相信。从而远离成为一个可怜的网路喷子。
在这个物质日渐丰裕的时代,我们的父母最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知识。
我不是很认同,知识反而是其次,我觉得缺少的是筛选真实信息的能力。这与接受的教育相关,愚民的教育生产出来的国民,自然习惯不质疑。父母已到中年,很多思想观念老旧,很难改变。也没必要完完全全的去扭转,价值观的崩塌导致的后果更可怕。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努力,让父母更相信我们,在决策时多依赖我们。让我们成为一堵防火墙,用与时俱进的见识帮助他们排除虚假信息。
口号喊得很好,实则我也没有清晰的行动目标,但至少今天以后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思考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