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瑞
1.
上周六下午,又感冒了,25岁,真的是分水岭;那以后,每个换季,都要用感冒来适应。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晚上八九点。睁开眼,漆黑一片,拉开窗帘,外面零星的灯光。
一个人住,千万不要在午后,睡到天黑,等你一睁开眼,看着空荡的房间、黑暗的天空、楼下空荡荡的街,会有全世界离你而去,而你无可奈何的错觉。
一个人看电影,我习惯了。定了《妖猫传》,只因为,第一眼,让我感觉很绚丽;我的生活太乏味了。
2.
她,站在了大唐的巅峰,所有人,都说爱她。
玄宗说爱她,爱她是因为,她是大唐全盛的标志。其实,贵妃更是玄宗个人魅力的标注:天下是他的,美人也是他的。只有他,才配拥有贵妃。
当王朝鼎盛,贵妃是玄宗最好的代言人;当浮华散去,再也没有贵妃生存的土地。
我们都是以爱的名义,做尽丑事。
马嵬驿之变,贵妃哥哥杨国忠的人头落地,下一步,守卫皇城的乱军,要贵妃的人头。王不可能让贵妃的人头,成为他妥协的信物。如果贵妃可杀,皇帝亦可杀,皇权的威严何在?
贵妃,必须死。贵妃的死,可以挽回王的尊严;可以平息兵变。但,不能是惨死,更不能死于皇帝之手,那代表着皇帝的妥协。大唐的王,怎么会向乱军低头?
——皇帝的巫师,用幻术,让贵妃假死;厚葬,等到“时局稳定,接她回朝”。玄宗,上演了最痴情的帝王,让贵妃心甘情愿,喝下毒酒,等待王接她回家。
没有人愿意,成为杀死贵妃的罪人,包括皇帝,所谓的“假死”,不过是活埋;等到几个时辰之后,贵妃从棺木里醒来,她会慢慢地,在蛊毒发作和绝望中死去。
为求自保,赐死了杨贵妃;为求自保,杀死与自己相守的爱人。如此薄情寡义,还要打造自己悲情的人设。
王知道,贵妃永远不会回来;贵妃也知道,王需要一个替死鬼,自己必须为整个王朝的衰落,担负罪名,尽管,天下从来与她无关。
她含着爱与重逢的希望,死去。她陪着王,演完最后一场海誓山盟。
爱到最后,不过是利用。
3.
白居易,30年过去了,只有他还念着贵妃。他爱的是,想象中的王与妃的爱情;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盛世。
作为诗人,贵妃,是她的题材,他要证明,自己是顶尖的诗人。他一直以为玄宗与贵妃的爱,是横贯绝代的,是如世人传颂的那样。
当他写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才发现,一切都是假的。他不能接受,他爱的是诗中的“贵妃”,是一个意象。
往后的种种,都为了,找到贵妃香消玉殒的真相。他也迷茫了,情在何处,他的《长恨歌》,可是爱情史诗。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去为爱,找一个注脚。直到白龙的出现,他为自己的文学,找到了主人公。
倒是李白,和贵妃一面之缘的,浪漫的癫狂,让人感动。
阿部仲麻吕,是爱吗?更不是,他爱的只是贵妃代表的大唐气象。
他作为一个看官的角色,做了什么?
极乐之宴,他迷弟般折服于贵妃的神韵。
乱军逼迫,他唯一想到的,是让贵妃,随他东渡日本。玄宗,赌他输:王可以舍弃她,但她不会舍弃王。
贵妃赐死,他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从始至终,他只是爱慕,没有任何付出的爱慕。更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是爱吗?只是说得很爱罢了。他所做的,也只是向贵妃表达自己的迷恋罢了。
安禄山,是爱吗?拉倒吧,那是一种征服的欲望,和美色的霸占。
普罗大众,一定爱贵妃吧。贵妃生日那天,举国的百姓,都在狂欢。
他们爱的不是贵妃这个鲜活的女子,他们爱的是她背后的皇权、繁华……
等到贵妃逝去,再为他们提供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4.
白居易心里“情”的化身白龙呢?
她第一个戳破活埋贵妃的谎言,她将贵妃的蛊毒转移到自己身上,他独自陪伴贵妃,在自身肉体不得不腐坏的时候,怕贵妃孤单,将自己的灵魂,附到了猫身上。用猫的躯体,继续爱着,那个,永远不会醒来的贵妃。
他要让所有葬送贵妃的人,都付出代价,他的死亡名单没有尽头,他活下去的价值,只剩报复:玄宗、金吾卫、绣白绫老妇……
当最后终于不再自欺欺人:贵妃不会再醒来,他终于以猫的躯体倒下。
这是爱吗?当爱变成执念,也便不是爱了。
没有人真正爱过贵妃,他们都是以爱的名义,自私地追寻自我罢了。
当白居易他们发现石棺上的鲜血,认为那是贵妃的挣扎与嘶喊。我想,那不是,那是猫(白龙)的血,只有猫才会那样执着。贵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死亡,这一天,早就安排好了。
终其一生,高高在上的贵妃,和我们一样:孤独便是生活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