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课程结束了,依依不舍挥别袁老师,他的课很精彩,每周日都带着票友的心态去听袁老师的相声。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从得了精神病,精神好很多”哈哈哈哈~
言归正传,写几点课程感受和收获:
理解人性
古人早有关于「人性」的讨论,有“性善论”“性恶论”;合理的理解人性和人的行为及背后的原因,我想比较的大的收获是看见自己,理解别人;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人这一生要学会处理三层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每一层关系背后承载的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一般好的文学作品描绘人物大多呈现立面化的维度,并非非正即邪,多重的人格结构才是见诸于笔端真实的“人”
三观构建
随着年龄成长,个体会慢慢建构属于自己的三观体系。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阶段是剥离,从旧的认知体系里跳出来重新审视。鲁迅说“从来如此,便对吗?”,不是环境中被植入和内化的观念都一定是对的,“价值观”我一直在问我自己「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想去修正一些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感知。每个人都从不同的立场诠释着不同的理解,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复杂和美好所在,如果人人都一样何来火花和碰撞。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命题,「如何过这一生」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人相当于宇宙和历史,渺渺沧海一粟。但是作为个体生命的主体,我们可以决定这一生要怎么活,生命旅程该如何走。日本电影里有很多关于生死命题的讨论,除了感到严肃和敬畏以外,更觉得要珍惜和热爱。我们都知道终点,请带着向死而生的勇气和热情,不枉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如果有机会我想走遍心中所想的名山大川和风土人情,横向扩大看这个世界的维度,看一看这可爱的世界和人。
教育启发
通常学校教学设涉及的是智力和能力,而心理涉及的是人格。犹如冰山的最下面,它是隐性的,培养积极的人格,这一点尤其在家庭教育环节需要思考的,不同的阶段给予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对于家长而言:新生命的降临是一个场新的自我成长之旅。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我们国家关于心理学的推广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自我成长」「职业发展」「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
感谢遇见心理学,它陪伴我一起成长。
流派思考
心理学各种流派纷繁复杂,“精神分析”对人格的分析和洞察,更好的了解人格形成的原因,解释“我从哪里来?”,即我从过去来,对个体了解自己和儿童的教育有巨大的意义;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我往哪里去?”,从过去来但不能停留在过去,“人本主义”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哪里有未来的方向,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答案在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