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位高人曾经说过,自从得了精神病以后,精神就好多了。在电影《神探大战》中,刘青云所扮演的“神探”,就是精神状态不太正常,但精力非常旺盛(经常对着空气自说自话),像开了“天眼”,人生进入开挂模式(在破案过程中还差点挂掉)。
和多年前他主演的电影《神探》不同,虽然也是精神状态异于常人,但至少穿着打扮还有个侦探的样子。
但在《神探大战》中,他彻底“神”到底了,外表邋里邋遢,完全就是街头流浪汉的造型——穿着黄色雨披,推着一直闪灯的破旧自行车,连个像样的窝都没有。他的“办公地点”就在天桥底下,无遮无拦,四面来风。
他从一出场就疯疯癫癫,不断和已经死了或者即将死了的被害者对话,从中获得破案线索。
他相信自己有上帝视角,能提前预判犯罪现场,便主动配合昔日的警察同事抓捕罪犯。在别人眼里,他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又傻又痴,身上没有任何武器也要冲在最前面——要不是子弹“长眼”,早被打趴下了。
不过以他对待案件的认真程度,就算没有“走火入魔”,他也是一个非常敬业、敢说真话的人——不仅考虑问题细致周全,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而且敢于挑战权威,决不隐瞒自己的真实看法,哪怕被人当成“疯子”,丢掉饭碗也无怨无悔。
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凭借对案件的痴迷和一腔孤勇在办案,既不怕危险,又不怕被人误解和陷害。在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怪物”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变成怪物,还坚守住了做人底线,宁愿疯掉,也不愿意坏掉。
其实经典港片的一大特色就是人物形象偏立体化,不会用单一、模式化的标准去评判某个人、某件事,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甚至不惜采用“过火”、“癫狂”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人物亦正亦邪的性格特征。
影片中和“神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复仇者联盟”,由某些案件的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组成。他们中有的人曾经遭受过非人虐待,也有的人亲眼目睹家人被杀害。
他们早已被仇恨和愤怒冲昏了头脑,打着“神探”的旗号“伸张正义”,以杀戮回报社会。在以暴制暴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怪物”,最终和其他“怪物”一样,受到应有的惩罚。
电影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在不幸遭遇坏人坏事的时候,以暴制暴的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一旦采用极端思维方式和极端手段去对付生活中的坏人,就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在报仇的同时,也把自己给“报销”了。
其实这部电影从表面上来看,就是一部节奏快、反转多、重口味的动作“爽”片——重战不重探,警察办案的推理过程挺少,惨烈的混战场面挺多,从片名到内容称得上名符其实,让人目不暇接。
但细究其内涵,就不只是一部港味十足的警匪大片了。光“神探”嘴里不停用德语念叨的尼采名句——“与怪物斗争,小心自己也会变成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就让整个电影的段位提升不少。
而且电影中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是由发生在香港的若干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片中的“魔警”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原型的。
那个罪犯和林峯扮演的角色一样又高又帅,外表积极阳光,内心阴暗歹毒,对待同事就像秋风扫落叶,下手又准又狠,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以致于当年香港警方在破案的时候,还特意邀请了联邦调查局的犯罪心理学专家,帮忙分析他的作案动机。
影片结尾也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历经磨难的“神探”以刑侦顾问的名义重新返回警局工作。他不改初心,依然是那身街头流浪汉的行头,直到进办公室还推着那辆不停闪灯的破旧自行车。
当同事们列队欢迎他时,他却迫不及待地告诫他们,查案时要保持谦卑,不能自以为是;自己也不是什么神探,在查案时还需要尽心尽力,时刻问问自己有没有查错查漏的情况。
毕竟整个神探大战的起因就是冤假错案,如果执法人员办案谨慎公道,“复仇者联盟”也不会有多少生存的空间。
成佛和成魔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筑牢思想防线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在我眼里,“神探”不是神话,“怪物”不是传说,电影也不是“爆米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