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问题化学习的结构原理
哲学家冯契教授认为,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人类对于问题的探索,更新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发现,也使我们的内心世界觉醒。因为问题,人类智慧不断生长,永不枯竭。
第一节 问题化学习的要素与结构
结构要素
问题化学习包括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聚焦核心问题,持续探索追问、形成问题系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因此它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者对问题的发现、建构、解决、反思以及学习的自我设计。
问题化学习“以学习为中心”,致力于发展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学会追问并持续探索、学会甄别并聚焦核心问题、学会自主建构问题系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学会自主规划及反思问题的自建构学习系统。因此其基本要素包括“提问与追问”“问题与问题系统”“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这些要素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问题解决系统和学习生态系统。
要素解析——提问与追问
《周易 乾》中有名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学问”由此而来。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是问题化学习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地问,意谓针对之前已有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不断追究探讨。追问不仅是学习的深化,也是哲学的启蒙。提问具有定向的功能、组织的功能、激发的功能。追问是一种深究,这种深究表现为追根溯源、持续探索及深刻地反思。
提问与追问都是主动思考的外显行为,如果说提问指向问题本身,那么追问更多的时候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在以学习为基点的问题化学习视域中,提问/追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激励、引导,包括必要的示范与指导。教师有效的引导当然能够让学生投入到思考中,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成为“发动机”,成为终身学习者,因此要将教师的追问转化为学生相互之间的追问与自我追问。
要素解析——问题与问题系统
问题就好比人的思考触点,问题系统是触点与触点连接构成的认知地图,核心问题就是问题系统中具有中心价值的问题。问题化学习是思考触点与触点之间的连接所形成的无穷无尽的新发现、新认识,从而生成智慧。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主要矛盾是指事务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或者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要抓住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突破,核心问题在整个问题系统中处于统领性地位。
要素解析——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
学生自己、同伴与教师,由互动三主体形成了学习共同体。
第二节 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与方式
问题化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通过系列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活动。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任务情境,学习者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井喷后初步构建问题系统,理清并聚焦核心问题,在破解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持续探索与追问,通过追问可再建构特定的问题系统,最终解决问题。提问、追问及问题系统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知识体系建构、经验获得及智慧生成的过程,同时实现学习的主动发生、持续发生和深度发生。
问题化学习的过程包括:
回到解决问题的前端——自主提出问题;
把握主要矛盾与焦点——聚焦核心问题;
经历系列问题的解决——持续探索追问;
走向结构化深度学习——建构问题系统;
学会共同学习与生活——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节 问题化学习的学理分析
问题化学习与动机系统,如何开启?首先,学习者自主提出问题体现了其自主发展的需求;其次,学习者追问与求索体现了一种持续探索的精神;最后,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也展现了学习者的自信心与胜任力。所以,问题化学习者是乐学者。
问题化学习与元认知系统,如何开启?首先,当学习者通过自主提出问题锁定了对一项事物的探究时,就锚定了学习的目标;其次,判断核心问题是分析问题、厘清问题、对问题重要性进行判断的过程,包含对问题的清晰度监控与准确把握;再次,持续追问是一种认知的过程监控;最后,建构问题系统是学习者解决问题与发现学习路径的过程。所以,问题化学习者是会学者。
问题化学习与认知系统。认知是在意识水平上对思想和表象的加工。认知的核心是思维。现代学习科学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建构的过程。问题化学习作为一个认知过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问题化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认知过程;其次,聚焦核心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辨别、理解、分析的认知过程;最后,追问与建构问题系统是内化知识的过程,也在完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同时发展学科思维的过程。所以,问题化学习者是善学者。
问题化学习与社会建构。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的作用,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的整合促成了学习。在教学视域中,问题化学习互动三主体构成了学习共同体。问题化学习以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对问题的持续探索、对话与交往撬动“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进而引发师生关系、教学流程、教学支持、课堂生态等一系列深刻转型。首先,学生自主提问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单向的教师传授方式,学生向教师请教、询问、质疑,与教师探讨,体现了更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学生持续追问突破了教师预设的线性路径,改变了教学流程;再次,学生自我追问、自建问题系统带来了学习路径的个性化,从而引发教学支持的全面调整,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必要的学习支架,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更充分的自由学习机会;最后,学生互动追问改变了课堂生态,课堂更多体现了生生互动。而问题化学习的价值就是促进合作讨论从“互说”“互教”走向基于倾听的“互问”“互学”。所以,问题化学习者是互学者。
“转识成智”的机制原理。首先,转识成智是转知(知识)为识(认识)。问题化学习既具有认知功能,也具有元认知功能和动机功能,并且这个认识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加工的过程,是持续深入地主动加工从而获得认识的过程,因而他可以把外部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活的知识。其次,转识成智是转识(认识)成智(智慧)。转识成智在问题化学习中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同时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持续的探索与追问,形成特定的问题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化学习就是将原来的让学生接受获得知识,转化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智慧的生成与建构”,也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
问题化学习不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成智慧的能力,是一种探究、求索、对话、自省的方式。问题化学习还是一种人生的状态,人总是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