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了一下午的公家单位,前前后后办了4件事,其中一件还没办完。
发现一个规律,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
如果你没那么急,可以在下午3点半以后再去办理业务,这适用于大部分医院、银行、政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单位,当然你的需求、内容比较复杂就要另说了。也许因为不是一线城市,即使我是去排名第一的医院、市中心的四大行都出现了上述规律。
我今天在4点整和4点10分的时候分别进入两家银行,均有些窃喜又有些不好意思。窃喜的自然是完全不用排队,甚至感觉三五个人都在关注着你为你服务,他们或分工分阶段的关心,门口登记、取号、柜台办理一气呵成,或站在一旁有事没事搭一句的帮忙尽快搞定我这个简单客户的简单业务,流露出的是“这个好办,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下班了”。不好意思的也是因为以上,他们张望门口时的样子,我猜测不只是等待还有没有客户,也在张望什么时候可以下班,以及今天将以何种姿态下班。完全可以感受到已经经历了一阵的狂轰乱炸,亟待关门平静。
今天1点出发就去办今天的头等大事,到服务中心先是排队排了许久,又因为一些情况及一些资料搞不清楚,又茫然了很久,根本不知道问谁。“你先去1号和2号办公室问一下,再去XX窗口问下,都不行再到这里,我再帮你好好查查。”
进第一个办公室的时候就困难重重,全是人,也不好插队直接问,只能取号,好不容易见到人了,交代几句让我们先去另外一个地方做个证明。出门一想有个问题没问,再回去的时候,那人一直在打电话,周围已经围了好几个人,得,先走吧。
这一来一回,第二次再进这里的时候已经3点多了,“门可罗雀”这词忽然就非常的合适,整个大厅只有零星的几个人,甚至一大半都是坐在沙发上等人的。办理的非常迅速,态度非常的亲切,问题处理的面面俱到,我们没想到也一一告知我们。
所以啊,从另外一面看1点半-3点要慎去,毕竟今天在2点半办证明的时候,感受到了些些“我快没耐心了”,我办理的窗口,以及我边上的窗口均有此表现。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似乎更加明白工作时的情绪波动了,也后悔曾经在烦躁时的表现,以及更加理解一些人的态度。这些都是一些小片段,站在某个焦点时,思维会被限制,情绪会被放大。
今天到家后平躺了好一阵,看了点《谁是凶手》。
本就喜好探案悬疑一类,3个演员都挺喜欢,跑了一下午,看看剧放松一下等吃晚饭,太合适了。
赵丽颖的角色第三集才出来,一路带入她是好人,会和两个警察组队探案,结果看着看着,才知道她个大boss。
这个角色真是太好了,我想很多女演员都会很想演吧,立体深刻,考验内心戏、眼神戏,讲究收着演。现在很多剧都喜欢放开了演,傻白甜的窄窄呼呼,悲痛时的嚎啕大哭,说实在生活中我很少看到这么极致的性格情绪展现。
这个角色和杨紫的《女心理师》的角色有些想通的地方,但杨紫的角色还是改不了要有大段情感戏,有案件的时候冷静睿智,酷得很,生活化的戏份里,多少还是有些打打闹闹的,还有很多夸张的表情动作?这让我很难觉得是同一部戏,不过我没有完整的看过,都是刷到的一些片段。
回想一些小时候爱看的电视剧,感情戏真的只是点缀,拣糖吃要比被塞得满嘴糖甜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