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杭州一位26岁的女生,伪装白富美翻车的事件引起了热议。
26岁的小卢,在家人、朋友、男友眼中,年轻貌美、事业有成、频繁出入美容会所。
她的爱好是去各地旅游,且拥有很多奢侈品包包、名牌衣服鞋子等。
但真实情况是,小卢肆意挥霍的钱财,其实来自于非法集资,而且金额累计高达3亿。
小卢之前是做房地产中介的。一开始,她只是想入手一套自己的房子。
于是她就找朋友借了20万,答应半个月后支付10万的利息。
但后来房子没买成,半个月后小卢为了还借款,只能去找其他人高息借贷,不断拆东墙补西墙。
在借钱还钱的同时,小卢为了维持自己在朋友圈光鲜亮丽的形象,经常疯狂消费。
2次去上海整容,花费72万元;在杭州的4家美容院,消费了200多万元。
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纪轻轻就经济独立买房的成功女性”的人设,仅仅为了继续骗钱消费。
但真相总有暴露的那一天,小卢终于落到了无钱周转、被债权人上门讨债的境地。
被抓到后,她说:“我当时想法很简单,以为只要不停地想办法借钱来周转,到时候把钱还上就没事了。”
正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心态,让她落入了最后悲惨的境地。
有太多年轻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精致,事事不肯亏待自己。
前段时间,一位微博博主做了一个关于90后月薪和存款的调查。
4万+人的评论点赞中,近70%的年轻人,都有分期负债;
20%的年轻人,虽无负债,但也没有存下什么钱;
只有10%的年轻人,每个月都有固定存款。
这种自杀式消费,只会慢慢消耗你,让你沉浸在虚假的满足感中,最后一无所有。
02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①饮鸩止渴,会产生更严重的后遗症。
饮鸩止渴,即为了解渴而去饮“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
人们常常陷入这样一种境地: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采取了一项看似短期内见效的对策。
但长期而言,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后遗症,使问题更加恶化,不得不更多地使用这项对策,难以自拔。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大量的决策,不幸的是很多决策都有“副作用”。
比如26岁的小卢,为了维持自己在朋友圈的人设,不断借钱拆东墙补西墙;
比如杀鸡取卵、拔苗助长、竭泽而渔、欲速则不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我们在决策前,应考虑得更多、更全面,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的副作用,进行预判。
②关注长期的杠杆解,少做或不做症状解。
症状解治标但不治本,如果有条件,我们要尽可能施行杠杆解、根本解。
为什么做不到呢?
原因之一,找不到杠杆解。这需要我们深度思考,反复试错,并不能一蹴而就。
但如果我们不想、不愿意探索、不愿意尝试系统思考,就永远找不到杠杆解。
原因之二,被症状解诱惑,症状解似乎和问题直接对应。
最直接的想法,一开始的想法,往往不是最优的方案。
这需要我们培养延迟满足的习惯,在发挥创意力探索更多更优方案上坚持不懈。
原因之三,错看杠杆解。你以为的杠杆解,原来只是一个症状解。
这就要我们注意判断症状解的预警信号:“以前,这样做一直有效。为什么现在不灵了?”
不要再饮鸩止渴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