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98902/9f57e9644be262de.png)
志毅导师讲《活用中国家训的智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反复解析,细腻入微,一切回到自己的心,亦深入我心;加之尚华导师对霍师性情教育寻根分享,另吾茅塞顿开!今不敢独享,略作兴发,与好友分享,亦不负导师教诲。
《心经》有云,”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清除了一切封闭、一切障碍,入于最后的空境,从而明白真实的自我和世界。
真实的自己并非理想的自己,而是自己那颗想做好自己的心,亦即成长的心,付出的心,并为之勤力而行!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假借这个平台,长养心性,安住当下。当下就是:想做好自己的心,付出的心。不是理想的自己,而是安住在努力的自己。烦恼来自错认,来自不接受,能如实接受现在的一切,真诚的面对自己,不找借口,不虚妄,坚守付出的心,想做好的心,就是安住,就是道成肉身,人就从容,就不会有烦恼。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愚以为:时时安住于我这颗想好的心,成长的心,须臾不断,勿忘勿助,此即致良知!
孟子所谓,“立其大者”,亦即立于此心,如实的心,想做好自己的心。
孔子在陈绝粮,依然弦歌不断,依旧从容,源于此:面对当下的环境,君子固穷,明夷于飞而心不动!依然可以付出,依然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正确的事,依然安顿!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还有身体这个平台,还能长养这颗心,过着简单、干净、内心富足的生活,不也是一件乐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98902/e60589c7f1fd3534.png)
尚华导师谈寻根立本,从亲情出发,追寻家庭、家族(先祖)、民族(家国)、历史、天地之情,亦透露出付出的心,感激的心,让现在真实的自己做好一点,俯仰无愧,世界扩大了,心有了家,从而安顿自己!
历史上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诸葛亮的忠肝义胆、十二岁的甘罗拜相、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以一种气敌七种气,都是源自他们踏踏实实的学习锻炼,所以才功成名就!
“管宁割席”在我看来是守“义”。孟子说:“义,人路也”。管宁割席的行为表现我认为是属结果端。 然而,能如此,源于他能安于付出的心,成长的心,此心即是“居天下之广居”之“仁”。孟子说:“仁,人心也”,仁即性情,我认为这是本根,属原因端。由此发心,贞定其志,从而站稳脚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98902/7101e42d64d4cf36.jpg)
泰国短片《我的盲人老师》中盲眼的艾斯老师为了教书育人放下一切,甚至自己的尊严,终于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也激发了大家奋发向上的力量!志毅导师三十年前的胖学生不在乎世人的眼光,认真地摇呼啦圈,给自己、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传递了正能量!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干扰!小节如,点心店的优惠活动可能就会动摇我们学习的心,将我们引向名利!稍微大点的如,买房子,买股票基金等等,名利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能守住自己吗?能“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98902/90242a25e53fe412.png)
志毅导师的课程和锻炼一直都很注重小事,小节!无论是孩子走路跌倒也好,点心折扣的诱惑也好,整理自己的东西也好,都是小事!然而,人的性情就是在这些小节中长养起来的。由小见大!
回过头来,问自己:我能如实进入这个努力做好自己的心,安住于此吗?我找到了回家的路吗?我懂得感恩和基于如实的付出了吗?我尽力了吗?
想想自己的人生,多半是在幻想美好的自己中度过,不能接受自己当前的状态,我错了!
先从自己能做,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开始,踏踏实实,就不会混乱!诚如此,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何其喜悦!
活用中国家训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引导自己和家人付出的心,哥哥为弟弟付出的心,不怕困难的心,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安心地坚持做下去。每个人都一定有一件自己可以欢喜坚持的事情去做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只要我们自己能回头,不断地审视和批判自己,修正自己,真诚地立足和安住于当下的自己,认真地走好当前这一步,再去走下一步,自然“心花朵朵开”,人生不再错认,以至“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人海漂泊,天涯流浪!我们的心流浪太久了!给我们的心找到回家的路,不再流浪,你能做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