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在职员工培养个人能力——请以经济价值为导向

在职员工培养个人能力——请以经济价值为导向

作者: 革命尚未成功_51f9 | 来源:发表于2019-08-24 15:45 被阅读0次

企业员工能力趋于扁平化

一个中型、大型企业都有完整的企业部门: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生产技术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共同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

作为企业某一部门的职员,完成的工作随着分工程度的提高变得逐渐高效,代价却是工作内容却趋于单一化、扁平化,因而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想跳槽、转岗却发现自己对其他部门、职位所从事的事情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水平上,没有具体的操作经验,也没有操作专业软件的能力。

这种现象的产生在于企业,也在于自己

企业分工程度越高,个人工作内容就越单一,会使很多人工作能力停留在一个水平。但是对于你自身来说,为什么不在过去的时间内主动向同事讨教、主动学习新技能,主动请求转岗?因为你在现有的岗位上坐久了,就变得满足于现状,纵然还有一飞冲天、成就自我的愿望,却有心而无力。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你越来越熟练,工资也涨了一些,老板却会感到不满:新员工勤快、肯学习,要的工资少能跟你干一样的工作,很快你就可能上了企业裁员的名单。

为什么要以经济价值为导向,建设个人能力?

先说说这是什么意思,以经济价值为导向,指的是在诸多选择中选择经济价值较大的那个。估计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废话吗?100块和1000块放在眼前,就冲着钞票的厚度就不会有人选错。但是我想说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由薪水决定的。对于每个职位都有自身发展的道路,做运营的人,随着技能熟练度的提升,对运营环节的掌握,对运营形成独特的理解,就逐渐能够胜任运营总监这个职位。做产品的人会熟悉做产品的流程,也熟悉一些市场、客户需求,最终没准还能走到CEO的岗位。 而这是经济价值为导向的内涵之一,同样是底层工作,学会写代码一样能赚钱,没准钱还来的更快一点,但是随着技能的发展,去当一个CEO、产品经理显然要比写代码要好一点,虽说大型企业的“技术帝”的工资能开到天价,但是毕竟是少数。

如何以经济价值为导向,建设个人能力?

同样都是从企业辞职的员工,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再次应聘,有的人却选择自主创业?这个问题看似是个选择问题,实际上还是能力建设问题,为什么不选择来钱多、来钱快、自己当老板的职业?因为干不了,不会做啊,没资源。那么当我们再次发问:为什么干不了,不会做,没资源?那就是:能力发展不到位、不够了解市场、不够了解企业运营、不够了解产品。

所以说如果不想将建设个人能力变成一纸空谈,需要去了解企业经营,需要去了解不同行业的天花板在哪,有的人虽然一开始选择去做码农,最后却技术转管理,其中少不了个人对企业的贡献,更多的却是自身不断发展,培养自身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职员工培养个人能力——请以经济价值为导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lq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