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满阶梧桐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86567/b0c6e40e3b4e2acf.gif)
《苏州行》
我们家的小姑娘自己乘飞机从多伦多飞到上海。 由于没有直航, 中途必须要转一次飞机, 这让老萧和我都心里担心, 我们都不住地为她祈祷, 直到她乘坐的航班顺利抵达上海浦东机场。
小姑娘已经有9年没有回南京了。 去年她的英文老师选了几篇鲁迅的作品, 这便钩起了小姑娘对妈妈的故乡、和对江南的向往。
去趟苏州吧!我这样建议。
虽然我自己时常回南京看望父母, 但是我并不会特意去苏州, 尽管苏州离南京不远。 回想起来, 我上一次去苏州已是30年前的事了。那次我在苏州待了好多天、 每天去一个景点, 很是悠闲。 让我印象无比深刻的是观前街的热闹, 玄妙观的人气, 黄天源的糕点, 还有拙政园的亭榭, 狮子林的山石和沧浪亭的水, 那一个个别致的小园林让人难以忘怀。 于是我想带小姑娘去走走, 脚踏青石小路和小拱桥, 看看一条条水道, 走进白墙黛瓦的姑苏里弄, 听一听吴侬软语, 尝一尝松鼠桂鱼, 再买一点糕团点心。
就这样, 我满怀期待地带着在多伦多出生长大的小姑娘来到了苏州, 来到了我曾在记忆回想多次的观前街。 玄妙观依然是玄妙观, 只是现在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 观前街已不是观前街了, 所有你叫的出名字的金店都在这里,还有就是银器店, 或其他首饰店。 黄天源仍在, 我们买了几块糕。 那采芝斋呢? 是我错过了! 还是我没有看到! 不重要了, 反正这里已不是我想要看的观前街。
那么去拙政园吧, 这可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啊。 我们从观前街可以步行去那里。
经过平江路, 却是意外感受到了从前的观前街的味道。 小姑娘兴奋地逛着鳞次栉比的店铺。 扇子铺里有团扇、 折扇和异形扇; 纸扇、绸扇和双面绣扇, 真是太漂亮了, 原来一把扇子有诸多讲究。 琳琅满目的点心小吃让小姑娘看不过来了, 也把馋虫钩起来了。 最让她感到新奇的是有那么多穿着汉服顶着大花环的人, 摆出各种姿势, 拍照拍照再拍照。 平江路是一条非常窄小的巷子, 于是她这边让, 那边躲, 生怕破坏了别人的美景美人美照。
终于到了拙政园。 游人如织, 有很多导游, 如此更好, 听听导游的解说吧, 当然, 这只是我在听, 然后挑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告诉小姑娘。 可她并不很在意那些, 这是谁的家, 文征明又是谁! 花了16年建个花园, 要把空间的层次、延伸和渗透都要表现出来, 特别不能忽略的是古时文人寄情山水的情怀。 她望着园中的亭台楼阁水榭游廊, 不停的拍照摄影。 竹林沙沙, 紫藤垂悬, 锦鲤凌波, 池广树茂, 一切都是那么非同一般, 那么玲珑精致, 景色宜人。
走出拙政园, 小姑娘问我苏州方言是怎样的, 她有此一问, 或许是因我事前多次向她说起关于苏州话的缘故吧。 我很遗憾地告诉她, 今天我没有听到一句苏州话。
当然, 这点遗憾后来在耦园弥补上了。 我们遇到一对苏州夫妇陪一个朋友逛耦园。 也是因为耦园里人少清静, 我让小姑娘仔细听听, 看看能否听懂几个字。 这一点有些难为小姑娘了, 我自己都听不懂多少。
夕阳西下, 路边有人在派送纸扇, 给我们的扇子上写了《枫桥夜泊》的两句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此时正准备离开苏州, 虽然是走马观花, 但已经让小姑娘对江南有些认识了, 如此便足矣。 我们没有去北寺塔, 没有去虎丘, 寒山寺有些远, 留着这些机会给以后吧。 也没有吃到松鼠桂鱼, 但是我们品尝了另一道苏州名菜:响油鳝糊。 小姑娘直呼美味好吃。
2024.05.16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86567/f67c0590a65378e0.jpg)
——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