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晋书·本纪第七·少帝石重贵》:石重贵(942年)六月份继位,十一月份下诏:州郡收取盐税,本地销售的每斤收十钱,销往他处的每斤收七钱。石敬瑭天福三年(938年)开启的盐禁,只收取盐钱,当时人都认为很方便;才不过五年,盐禁如故,盐钱照收。
勇于变更前法,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前法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弊端的时候。石重贵上任之初,就开始敛财,与民&争利,既无下层基础,又不交好外邦,难怪不长久。
天福八年(943年)春正月,河南府上言:“逃户凡五千三百八十七,饿死者兼之。”…二月,河中逃户凡七千七百五十九。是时天下饥,谷价翔踊,人多饿殍。…九月,州郡二十七蝗,饿死者数十万。…是冬大饥,河南诸州饿死者贰万六千余口。…开运元年(944年),是岁,天下饿死者数十万人,诏逐处长吏瘗(yì掩埋,埋葬)之。
古代能保证荒年不饿死人就算是难得的好皇帝了。石重贵也是倒霉,刚登基,先是旱灾,又是蝗灾,然后大雨,契丹入侵;祸事一个接一个,石敬瑭在的时候就没啥事,这跟个人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古代皇帝权力大,责任更大,万事系于一人,是不行的。
时(943年5月)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碓(duì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硙(wèi石磨)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由是人不聊生,物情胥怨。
立法严峻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事坏在上下不相信,轻视人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