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在乡野长在乡野 ,是家中第三个孩子。从小没有奶奶疼爱,也最不受老爹待见。
我记忆中父母忙于生计,爸爸外出做工,妈妈里里外外一把手,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全家的大事小情,养猪买菜供我上学。
我身材长得不高,脸蛋不俊俏,家庭不富裕,学习也一般,交友困难,受人欺负。几次留级勉强念大专。
从小好像除了姥姥,再没有更爱我的人。自从姥姥过世后,我觉得自己更孤独可怜,内心更自卑。这一点如同烙印般与我如影随形。
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如同散之不去的浓雾把我笼罩着,如同一块石头压得我郁闷窒息,几十年过去了,它如同毒舌噩梦一样折磨着我,没有自信,不敢在他人面前绽放自己。
自卑感使我我在谈恋爱的年纪,不敢主动去追我喜欢的白马王子,也不能在工作中勇敢挑战上公开课,。
因为自卑,工作多年勤勤恳恳却没有业绩,以至于现在被职称压得翻不过身来,抬不起头。
早上读了王文丽老师讲解《35公斤希望》整本书阅读的分享课,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
希望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书中主人公多多被玛丽老师评价为“这个男孩有个漏斗般的脑袋,仙女的手指,敏感的心灵。一定可以教育成材。”
而多多自己常说一句话:“我不是很高,不是很胖,不是很壮,我要35公斤希望”很令我好奇。
他很像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人公患阅读障碍症的伊夏。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讽刺,受到老师的训斥。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历经他人嘲笑讽刺,侮辱,欺负,最后都在老师家人帮助下扬长避短成为耀眼的星星。
明天上午进行文本解读比赛,我自愿参加,晚上我把比赛内容练习了十遍以上,由开始的紧张,慢慢放开,明天我一定会淡定从容地绽放。因为我不只是35公斤的希望,只要我全心参与,肯定超越58公交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