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和多质,概念在前面已经区分过了;这里作者举了一个美国红苹果远渡太平洋,到香港和大陆来销售的故事:
美国华盛顿州是盛产苹果之地,品种数以十计,其中红苹果(Red Delicious)的品质最受欢迎,市价也最高。然而明显的观察所得,上佳的红苹果大都卖出口,远渡重洋,华盛顿州的本地人多吃较差的或其他品种。是的,今天在香港及内地,市场所见到的美国苹果,差不多全部是红苹果,华盛顿州出产的其他品种在亚洲见不到。
原因是什么?
正确的角度是因为有了固定的运费,糖分及其他质量上升时,这些质的间接之价在香港跌的很快。我们在香港吃上佳的苹果或金山橙,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了。
这是一个角度:
- 运费是固定的,因为重量、大小相差不大;
- 单位运费所带来的糖分,有显著差别;所以
- 糖分/(苹果生产成本 + 固定的运费 + 本应该相差不多的各层级毛利率 —— 主要是基于人工、租金等),对于高糖分的来说,反而有利
- 但是低糖分的“实际”运输不过来,所以高糖分的毛利率,最终是改善了
其实作者还是说,购买者,总是倾向于用最小的换值,得到最大的用值 —— 这是无处不在的需求定律;其他几个例子也是:
- 邮寄衣服,如果运费按照箱子来计算而不是价格,箱子一定满满当当的;
- 高级西餐厅,是不卖汉堡的;
- 风景如画的半山,只有盖别墅;
等等等等,都是需求定律的体现。
需求定律的另外一个角度,发出信号的角度:
- 想想实际的销售工作吧,售卖者怎么推销上佳的苹果?高代价发出信号,比如广告
- 这么贵的苹果,吸引来有购买力的人
- 而其他差的苹果,客户群体就受损了
- 所以高级苹果进口商最终就赚到更多的利润,而低级别的就没人进口了
- 那么,昂贵的信号,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 降低了购买者的搜寻成本
所以,是高的发信号成本,弥补了购买者的搜寻成本,让他至少更快的获得了想要的高品质苹果。而购买者是不是一定付出了更少的金钱代价,就不一定了。
而以上所有这个故事能讲得通,从财务的角度来看:
- 产品本身的高质量,是基础
- 就可以通过定价,带来了高毛利
- 高毛利可以支撑高的营销费用,用来打广告发信号
- 甚至比较高昂的店租,比如开在更繁华的街角,以及人员成本,比如更高水平的服务人员
- 但最终获得一个不错的净利润
最重最重,还是高质量的产品本身,是根基;这个高质量:
- 在苹果这个案例中,是同等运费,我糖分高;
- 而类比其他的产品,可能就是同样的价格,我比你性能好,或者有专利壁垒,等等
总之,是在多维度竞争的情况下,也就是多质的情况下,要有极致的维度,形成有竞争力的特征组合 —— 这个是一切的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