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有这些坏习惯,将误导孩子一生! 孩子小的时候,家庭是他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⒈爸爸不做家务
我们都知道爸爸们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每天赚钱养家很辛苦。但是妈妈们不仅承担着工作挣钱的责任,还要养孩子、做家务等各种琐事,辛苦程度并不亚于爸爸们。而爸爸们却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做家务。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在孩子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
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那么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
女儿记忆里就会留下男女不平等的意识,从而影响女儿的择业和婚姻价值观。
⒉负面地评价他人
很多家长都会把白天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中,当着家人的面大发牢骚,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上天不公,抱怨领导不器重同事不和,抱怨社会不好……整天一副苦瓜相,满腹愁心肠。
还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负面地评价身边的亲人朋友:
“你爸爸真是一头猪啊,吃了睡,睡了吃,什么家务都不做。”
“你奶奶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对我各种挑剔。”
“你刘叔真是不守信用,答应了我的事又放我鸽子。”
如果家长总是这么在孩子面前抱怨他人,不仅仅会让孩子对身边的人留下坏印象,不尊重他人,还会为孩子做出坏的表率,让孩子遇事只知抱怨而不试着解决问题。
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将来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就教给他,遇事只能抱怨,天天让他们看苦瓜脸,听苦经,哪里还乐观幸福得起来?他们的未来还会成个什么样?
⒊发脾气,大吼大叫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事情并不少见。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是孩子最反感的10种表现之一。
父母发脾气,有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以便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父母不能接受的,从而引起孩子的重视。有时却是父母极度不满情绪的一种失控。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对孩子发脾气、吼叫,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也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一生都畏手畏脚,性格变得孤僻、封闭。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善于模仿,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冲动,没有耐心,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
“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儿童)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时时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你在家中骂骂咧咧,孩子也爱口出不敬;你在家中不爱收拾,乱摆乱放,孩子也杂乱无章,生活习惯较差;你不尊重老人,背地说坏话,孩子也容易变得不尊重父母,不懂感恩。
所以,父母要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榜样,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要做出表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