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中秋前夕话东坡

中秋前夕话东坡

作者: 剑客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23:03 被阅读0次

每到中秋,我们都要念起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喟浮生变幻,我们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经历过动荡、漂泊,我们感动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样精准的譬喻。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人,大家都感到震惊。

不是李白,不是杜甫,苏东坡以后来者的姿态,成为了后世最念念不忘的中国文人。

了解他的人当心领神会,因为——当你真正读懂苏东坡,人生便再也不一样了。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北师大李山教授对此有一番妙语:“跟苏轼一发生关系,猪肉,变成了东坡肉,变成了美味;西湖,变成了西子湖;三个标志,变成了三潭印月,所以大家为什么喜爱他?你不能不喜爱他,他就是这么可爱。”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生活困窘。爱吃的他,很快发现了一个花很少钱就能解馋的方法。

黄州的肥猪很多,价格也便宜。富人不稀罕吃,而穷人不会烹调。苏轼怀着对美食的熊熊热情,点化起了这块肥猪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猪肉颂》)

后来,东坡以戴罪之身谪居惠州,居然又借机发明了另一道私房菜——“火烤羊脊骨”。

彼时,在偏远的惠州,身为罪官根本吃不上羊肉。东坡只好买回一些羊骨头,用小火慢烤,再细细剔出骨头上的肉屑来吃,居然叫他吃出了蟹肉的味道。

他写信给弟弟苏辙,得意洋洋地宣布自己的新发现。末了还不忘拿自己开涮道:这样吃法,等着啃骨头的狗很不高兴。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少年得志,头角峥嵘,中年之后却命途坎坷,几番贬谪,饱受牢狱之苦。

可他性格中温暖的底色是如此动人,穿透千年,抚慰着今人的创口。更让无数失意愁苦之人,不断从中汲取迎面生活的气力。

面对苦难,人能做什么?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余华这样写道:”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也许是每个人的一生。

大部分人不会经历苏轼那样离奇的起伏,不会像他那样,被命运几度高高举起,又重重摔落。

但痛苦是人人平等的。作为平凡人的你我,或许没有大起大落,但也有各自的精神炼狱。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难为外人道的磨难,需要日复一日地忍受、攻克。

当你觉得生活实苦,不妨看看苏轼吧:

看他如何在凄风苦雨的黄州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看他从翰林学士到狱中囚犯,再到躬耕东坡,却仍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

更重要的是,他心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向往,但不曾有一日厌世逃避,而是能说服自己——牢牢扎根人间烟火气,从中探求快乐之道。

苏轼的价值更在于,他向我们证实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底层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他性格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为一代代国人提供了最深的抚慰,与最透彻的启发。

相关文章

  • 中秋前夕话东坡

    每到中秋,我们都要念起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喟浮生变幻,我们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 中秋前夕

    眷恋你的温柔(一支花枝断了,垂了下来) 争奇斗艳 独俏枝头 那年花开月正圆

  • 中秋前夕

    明天中秋佳节,没有想回家团圆的打算,一来假期太短,来回太折腾,二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没有以前小时候过节的气氛。...

  • 中秋前夕

    因为帮忙,就不顾一切的下了夜班赶回家,回到家一切都是美好的,家里因为装修变化了好多,老妈领着我看,很骄傲的介绍着哪...

  • 中秋前夕

    今天又和欧先森闹脾气了,在他看来我总是会莫名其妙生气,然后又不知道怎么哄我,就干脆不管我了!!!我天,然后我还要自...

  • 中秋前夕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思念是什么滋味,可现如今我却在痛苦的泥沼里百般挣扎。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

  • 中秋前夕

    早上起来就开始头痛。腰酸,头痛,肚子时不时的阵痛,每到这时,我都认为世界应该是向我妥协的,然而,并不是。 上课的路...

  • 中秋前夕

    今天中午,爸就致电我,问我明天早上9点能不能到镇上,我说那要看堵车情况,也不是我能决定的。中秋节这天,我都...

  • 中秋前夕

    被雨淋过的柏油马路还有点湿,淅淅沥沥的雨中,少了一点白日的焦灼与烦闷。 可惜没了鸟叫,没了人声,没有时而脆亮的铃铛...

  • 中秋前夕

    作者:清洪映雪 落日余晖挂桂枝, 华灯初上晚风迟。 白云天际中秋月, 今夜和谁诉相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前夕话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ps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