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在赣西北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县城。
每当朝阳初上,万籁复苏,早起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每当这个时候,一碗拌粉,便是给勤劳的人们一天最好的慰藉。
当地的拌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而其做法更是经过不断的演化,最古老的做法已近乎失传,而如今市面上广泛流行的用牛肉熬制高汤,拌以花生,萝卜干,特制酱料的吃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据清代最知名的著作之一的《观弈山堂笔记》记载,当年在京城阜成门外的皮条胡同,有一户拉姓人家,祖孙三代以制造拌粉为业。南方的官员吃不惯北方的早餐,便在下朝后特意绕道此处,就为尝一尝这南方的拌粉。而这拉姓人家,据说原本是是当年名满京城的文华殿大学士朱轼的家臣,说是家臣,其实就是朱轼从家乡带去京城的一个厨子。后来朱轼在高宗元年逝世,拉家在京城已经住的习惯了,便不再离开,于是便在阜成门外开了这家拌粉店。民间传闻,有一次乾隆爷微服京城,路过这家拌粉店,感念恩师,于是进店吃了一碗拌粉,不禁拍案叫绝,叫人取来笔墨题字“拌粉一绝”,最后的落款是“长春居士”。开始拉家人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并没有怎么理会,后来经人提点,方知这“长春居士”便是当今圣上,慌忙叫人做了一个金匾,悬于店中,每日焚香。后来这家人子孙不济,这家店也几经易手,而这块乾隆御笔的匾额,最终也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
然而今天我要做的,并不是这种市面上最为广泛的一种拌粉,而是拌粉的更加古老的一种做法。这种拌粉的做法本已失传,是我无意中翻阅一本本县乾隆朝某个罗姓教谕的笔记发现的,该人本是个举人,无奈官途坎坷,最后只是在这座小县城当了个小小的教谕。此人虽不善官场之道,对于美食,却是青睐有加,最后的这本笔记的名字,叫做《筠州食单》。
该书记载,当时流行的拌粉的吃法其实是明末时期改进的,而在这之前,更为广泛的吃法,却是源于一次更加久远的历史变迁。
岐山臊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人的美食,据说自凤鸣岐山,武王伐纣时期就有,某一版本的《尚书》中还有“发食和面,奋而战”的记载,这里的“发”,指的就是周武王姬发,而和面,指的就是岐山臊子面。然而,到了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后,晋氏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胡人不断的入侵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后来中原汉人衣冠南渡,逐渐将一些中原的习俗带到了南方,经过本土化的改良,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而岐山臊子面便是一种。由于南方主要以水稻为食,大米经过磨制变成了与北方面条相对应的米粉。于是,奔波流离的中原汉族便将原本加在面里面的臊子加入到了米粉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食物——拌粉。
这一全新的食物就像是流离到原本蛮荒之地的南方的中原人一样,即有传统的味道,臊子,又有本土化的米粉,成为了当地人热爱的美食,也是汉族变迁的历史见证。
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守仁带兵进剿,行至当地,军旅劳顿,寝食不安。当地县官以拌粉劳军,阳明先生食之大喜,指挥将士迅速平定了叛乱,事后便与人戏言,“此拌粉之第一功也”。
制作拌粉之法方便简单,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如何制作那种古老的拌粉。
首先准备食材:煮好的米粉,牛肉,木耳,胡萝卜,朝天椒,各种佐料等。
准备好米粉,将原本的米粉根据自己的喜好煮熟,一般以能轻易掐断为好,用凉水冲。
将牛肉切丁
并在水中煮至4成熟(直接放入凉水中煮)
煮好后撇去白沫,取出牛肉晾干
将胡萝卜切丁,木耳切成条状,朝天椒切碎。
将食材分别放入锅中炒断生
混合炒匀,并加入你喜欢的调料
炒匀后,加入之前煮牛肉的撇去白沫的汤,煮开。
在等待的时间,你可以去凉拌一根黄瓜。
崔岱远在《京味儿》中说,老北京人吃黄瓜讲究的是“顶花带刺”,说这样的黄瓜菜清脆水嫩。当地的黄瓜因为皮比较老,吃起来并不脆,所以只好削去了皮,然后切片凉拌。
等拌料煮好,将白嫩的米粉放入碗中,舀起拌料浇在上面,再摆上鲜嫩清脆的黄瓜,一碗最正宗的拌粉就做好了。
清凉的拌粉加上香气腾腾的作料,在加上爽口脆滑的黄瓜,一股清甜的春意从腹中传遍全身。
本地人吃拌粉,喜欢说“嗦粉”,“嗦”是客家方言,意思是用嘴巴吸。《尔雅》记载:嗦,口至而索,从口,索声,昔着饕餮食之声也。只一个“嗦”字,不仅从细微之处揭示了当年中原汉族南迁的艰辛,更是体现这一地方美食的魅力所在。
=================================================
。
。
。
。
。
。
好吧,我编不下去了……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崽里麦子恰腌粉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