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畔马兰花

作者: 桃花树下人2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6:00 被阅读59次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在大唐芙蓉园的南面,是一座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公园”。盛唐时,曲江池既是皇家园林,又是公共区域。这里不仅流传着帝王与百姓同游的佳话,也留下了杜甫、白居易等文人的优秀诗篇。池中多水禽,池畔多垂柳。有几处雅亭,可以观池上风;一道起伏曲折的明皇栈桥,迤逦可过曲江池。

在池边,突然发现几朵紫花。这种紫花,在家乡被称作“马兰花”,自己也习惯称它为“马兰花”。之所以叫它马兰花,是因为小时候常哼唱一首歌,把马兰菊当成了歌中的花。至今还记得歌词: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那时,两三玩伴,一边跳着绳,一边哼着这歌,在天色渐暗的傍晚,无忧无虑……

而我发现曲江池畔的马兰菊,也是在近傍晚的时分,想起小时候的光景,于是停下脚步……

马兰菊 第1张

马兰菊 第1张

第1张照片是在一丛红树下拍的——f2的大光圈、1/125s的快门,都显示着这些花处在环境光线不是很强的地方。我之所以觉得这张照片美,是因为整个画面里的马兰菊,排布得错落有致;最中间那一朵最清晰,其它马兰菊稍微模糊——主次分明。而马兰菊的色彩,也为这照片添加了一分宁静感。

马兰菊 第2张

马兰菊 第2张

第2张是在一块大石头下拍的,画面后面青色的色块,就是大石头被虚化后的样子。与第1张相比,从1/640s的快门参数就可以知道,这里整体光线比较强。画面中最清晰的那一朵花下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是因为它被其它杂物遮住了,而因为f2大光圈的缘故,只有主体清晰,而离主体远一些的,都被虚化成色块了。这样看起来,整张照片就有一种若隐若现如虚如幻的感觉。

马兰菊 第3张

马兰菊 第3张

第3张照片,马兰菊花和枝占据整个画面的右下角位置,虚与实的花和枝,给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有风,风吹动着花和枝,虚的是动着的花和枝,实的是静止的花和枝。

马兰菊 第4张

马兰菊 第4张

第4张,右侧深色的色块,实际上是一棵树被虚化后的样子。画面中的主体,是侧着的两朵马兰菊,这样的虚实和构图,总让我想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两朵花侧着,仿佛是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门边探头出来一样。

马兰菊 第5张

马兰菊 第5张

第5张是在曲江池边拍的,马兰菊在池边树下,而画面中“空白”处,就是曲江池水。池水宁静,水中石头依稀可见,水岸马兰花正开。

马兰菊于秋季开放,而曲江池遗址公园,也进入了秋季。有机会,倒是可以去看看马兰菊,去走一走明皇栈桥,去看一看曲江池的秋。

曲江池 秋叶 1

曲江池 秋叶 1

曲江池 秋叶 2

曲江池 秋叶 2

拍秋叶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两句话:君当知秋至,红叶于此时。

相关文章

  • 曲江池畔马兰花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在大唐芙蓉园的南面,是一座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公园”。盛唐时,曲江池既是皇家园林,又是公共区域。这...

  • 曲江池畔

    谁擎纸伞经过,惊扰世外烟蓑,你消失以后,心事锁空楼,绝笔留下一首,让人读到白头,往事不忍戳。 从前听别人问有没有一...

  • 曲江池畔行

    曲江池畔三人行,秋风拂柳水波兴。 城楼事事多风雨,泾渭悠悠诉今古。

  • 周勇//3.11日惊蛰七日//诗词二首·写给紫叶李//惊蛰·春景

    其一:七律·曲江池畔紫叶李 曲江池畔柳如烟,桃李芬芳紫叶妍。 香沁东园悠漫步,星弥西岸妙真禅。 云来欢悦邀莺燕,水...

  • 曲江池畔春如织

    无论是当年的广平王,还是太子,亦或是如今的天子,他一直深受百姓爱戴,继位以后,兢兢业业,将朝堂之事处理的妥当无错。...

  • 夜过曲江

    夜过曲江 曲江池畔千年水, 舞榭歌台万事空。 秦时明月汉家冢, 闲花野草路边浓。

  • 曲江春趣

    和好友一起去曲江池畔找寻歌友不见,新晖盎然,春江水暖,游人如织,歌声与微笑里,酣然已醉! 曲江游 (一) 结游曲江...

  • 终南山麓,弦歌雅颂;曲江池畔,诗骚风流

    ——西安曲江一中·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 “正是长安好风景,曲江池畔恰逢君。”4月26日,郭老师熊老师...

  • 长安诗歌教学会

    长安诗会: 终南山麓, 弦歌雅颂, 曲江池畔, 诗骚风流。 张主编讲话: 三月三日天气新, 曲江水边多丽人。 柳絮...

  • 八月十五夜

    张熙元 那年 八月十五 曲江池畔 红透杏园边 家人谈笑欢 今夕 八月十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曲江池畔马兰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qr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