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家人视频,哥哥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我说在读曾国藩,他说巧了,我最近也在读《曾国藩家书》。
我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对历史上的曾国藩一直充满好奇,之前从零星的道听途说语中觉得是一个极度勤奋克己的人,听到的都是赞誉。
但最近真正了解之后,觉得历史是复杂的,人处在复杂的历史中也很难评价其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历史书上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呈现给我们的也只是一种观点,我们选择接受还是质疑,都可以在有更多了解后,拥有自己的判断。
于是想简单写一下自己视角下的曾国藩,但如果想要通过一篇文章了解这样一个复杂的人,太难了。所以这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地研究。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人世代务农,没有出现过什么读书人,但家境在当地还算是不错的。他的爷爷曾玉屏是一个持家好手,勤劳肯干又很会经营,但吃了很多没文化的苦。
有一次和别人打官司,就是因为不会写诉状被别人坑骗,不仅输了官司还受到了羞辱,嘲笑他们家没有出过秀才,所以曾玉屏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供子孙读书。但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资质不高,43岁才中了秀才,所以曾玉屏一直把厚望寄托在孙子曾国藩身上,每日教导,对他影响很大。
即使后来做官后,家里人也都没想过要沾光,更多是集全家之力,在背后支持他,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让曾国藩在仕途上能站稳脚跟。
曾国藩经历了三任皇帝,也决定了他三个不同时期的高低起伏。
道光年间,他深受道光帝的赏识,从翰林院升任到礼部右侍郎,十年七迁,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员,这么快的晋升速度在当时也是极其罕见的。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内因是曾国藩本身的勤奋与努力,外因是他深得老师穆彰阿的欣赏和大力推荐。穆彰阿这个人值得说一下,他是当时的大学士,曾国藩一开始也不叫曾国藩,叫曾子诚,是穆彰阿觉得这个名字太小气,帮他改的,取“做国家藩篱栋梁”之意,可见对这个学生的欣赏。
在鸦片战争时期,穆彰阿是投降派的代表,阻挠禁烟,诬陷林则徐等,而曾国藩对老师的投降主张是赞赏的。
咸丰年间,清政府被太平天国搞的焦头烂额,他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湘军。
咸丰帝对曾国藩一直有猜忌之心,因为是汉人官员,一方面需要依赖他的湘军来打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威胁朝廷,所以在地方上不给他实权,粮饷很难募集,让他在地方上寸步难行,加上又和当地官员不和,处境一度很艰难。
但凡打败仗,就会严加斥责。咸丰四年,岳州一战,湘军吃了败仗,在接下来攻打湘潭时,曾国藩花费无尽心血筹建起来的湘军水师也全部溃败。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咸丰帝和对他冷嘲热讽的地方官员,想跳水自杀一死了之,但被人从水下救起,后来也是在左宗棠的探望相劝中才振作起来。
当然这不是曾国藩唯一的一次自杀,后来在湖口再次兵败事,也曾拔剑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被下属一番劝慰才作罢。
这一年,曾国藩已经四十四岁。
同治年间,慈禧登台,朝廷重用汉人官员。
曾国藩最大的优势就是“善识人”,从湘军里走出了很多名将,而在曾国藩的幕府也有很多当时优秀的人,这些人也在后来大都坐上高位,据统计,仅从曾国藩幕府出来的巡抚、总督就达三十余人。
比如李鸿章,就是曾国藩的学生,也做了曾国藩很多年的幕僚。当这些人在朝廷上站稳脚跟后,曾国藩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而带兵攻打的主要将领就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攻陷太平天国,又再一次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但这在当时给曾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耀。
在攻陷天京后,湘军在这里展开了十余天的烧杀抢夺,死人如麻,死的也多是普通民众,当时这些士兵打仗的动力就是打赢后可以瓜分财富,曾国荃也拿天京城的财富作为攻城的诱饵,但攻城之后湘军的野蛮连他自己都被吓到了。
这场让山河失色的天京浩劫,虽然曾国藩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他作为最高统帅,没有管束弟弟,而是听之任之,后来又为其竭力掩饰,也是让后人诟病的地方。之后为了避免功高盖主,他主动裁撤湘军,获得了朝廷的信任。
后来做两江总督时,他创立安庆军械所,拉开了晚清洋务运动的序幕,成为大清中兴第一人。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来提升清朝的军事力量和重工业生产能力。又设立翻译官,学习国外的技术。三番五次奏请派遣留学生,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最终促成了派送幼童赴美留学,在教近代育上也是很大的贡献。
曾国藩最大的憾事,是在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爆发,他抱病赴津,忍辱求和,搜捕参加反洋教斗争的爱国群众,赔偿白银,向洋人赔礼道歉。正是这些处置方式,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大骂曾国藩是“卖国贼”,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让他“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
两年后,曾国藩去世。皇帝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赠太傅。曾国藩的葬礼是前所未有的隆重,祭奠活动长达百天,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
从现在来看,因为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晚清名臣,清朝被延长了五十多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历史无法假设,我们无法判断另一条路是否更好,但至少站在曾国藩的角度,他一生致力于:治世、救人。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来感染他人,继而改良社会风气。
正如他三十岁立下的宏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要做一个天地之完人。”或许他已经尽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