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个理念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简单来说,产品经理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的人,现在特指设计互联网产品的人,比如我们熟知的乔布斯——设计了苹果手机;腾讯的张晓龙——设计了微信;360的周鸿祎——设计360杀毒软件等等。
为什么会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说法呢?
我之前的理解是任何人的工作都是在为满足客户的某些需求来设计产品,所以即使你不是做互联网的,也是你这个领域中的一个产品经理。
不过,在看过这本书《性格修正》之后,我发现这个理解还是有些狭隘了。产品经理的思维不仅可以用于为他人服务,还可以用于为自己赋予,也就是自我改变。
从翻开这本书时,我就开始反思,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在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研究别人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想方设法的满足他们,比如孩子想要什么,老板想要什么,客户想要什么。却唯独没有想过,如果用产品思维来满足自己,并获得想要的东西。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本杰明哈迪写的。书中,他探讨了性格是什么、影响性格的因素是什么,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性格是评价一个人的依据,这几乎是一条公认的标准。一旦性格被认定就打上了永久的标签,决定了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外向的人,热情、有活力适合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向的人,细心,谨慎适合教育、医疗的工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刺眼的词,那就是适合。因为适合所以要去做,而不是因为喜欢,换句话说,因为别人的需求,所以我们选择去做。
多数人这样选择是因为他们认为性格决定了我们是谁,能够做什么。但事实上,是我们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赋予的意义决定了我们是谁,能够做什么,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性格。
意义与意义形成方面的心理学专家克里斯特尔帕克博士认为,人是通过链接一下三者来从经验中创造意义的:
首先,我们对事件或经历定义原因。(“刚才发生了什么?”)
接着,我们将起因与身份认同相连。(“这段经历与我有何相关性?”)
最后,我们将起因与身份认同关联到更宏大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这段经历,还有我的身份认同与世界有何相关性”)
举个例子,如果你任何的场景都可以很快和陌生人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并建立起链接。那么就会将其归因自己是一个外向的人,所以可以很好的和他人相处。进而,形成自己更适合社交类的工作,只有游走于各种人群之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而非坐在格子间里闷头地敲着键盘。
过去只决定了当下你是谁,而当下却可以决定未来你是谁。不要再从过去和他人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路,而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去规划未来。简言之,就是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根据的需求设计出自己当下的人设,实现未来的改变。
01:改写人生故事——从失败中寻找成功
今年11月,也就是考研前两个月的时候,我参加了政治课的带背营,每天背一个政治论述题的知识点,并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刚刚开始的时候,任务比较少,每天都能够按时完成,但随着背的内容越来越多,复习量飙升,每天都有几个任务完不成。于是,我开始认为自己什么都完不成是个失败者,开始破罐破摔,这也导致了有几天全部没有完成。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对自己的评价过于苛刻了,只关注到了自己的失败而没有看到成功之处。虽然没有完成全部,但也完成了80%且完成的每一个任务质量都非常高,让我在考场上可以灵活的组织材料。
所以说,在对经历赋予意义时,不能只关注失败,还要关注成功。只关注失败,就是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不行并丧失自信心,不敢再次尝试。
想要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改写之前的故事,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给自己找到改变的自信。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想出1-3件过去的负面经历,并把它们写下来
其次,列出这些负面经历的所有好处,比如做的好的地方,教训等等。
02:搭建当下人设——以未来的标准要求自己
国民导师张雪峰在一次考研宣讲上说过这样一段话:同学如果你想考研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天一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张“我要考研”的字条,然后把它贴到家里或宿舍的墙上,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坚定住考研的信念。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是出自一个小品的台词。畅销书《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说,只要你相信一件事情,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理想中的样子,就要先坚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并按照理想中的样子去要求自己。
首先,把想成为的样子描绘出来,可以是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自己。比如,有很多朋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成为圈子的核心等等。
其次,把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提取出来,比如可以和任何人聊得来。
最后,认定自己已经具有了这个要素,并在生活中实践下去,比如坚持和不同的聊天。
你的世界观反应的主要是你,而不是世界。你对过去的看法反映的主要是你,而不是过去。因此,你应该以想要的未来自己为基础构建意义。
经历的解读定义了你的当下,需求的指引决定你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