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一个人很牛逼,从可能性大小来看,依次有三层:
1、你跟他并不熟悉,只是了解了他展现出来的能咋呼住人的一面;
2、你的经历或者学识不如他丰富,产生了慕强心理;
3、这个人确实很牛逼。
就像做菜,有人是先计划好了今天吃什么,然后上菜市场,按计划买洗烧。
有人呢,是打开冰箱,看里面有什么材料,根据现有材料去做菜。
而后者才是人生常态
包括我在内。
我跟上一辈聊了聊,他们这代普遍定义的“报恩小孩”需要以下特征:
1.能在所在城市立足,组建家庭,最好能有个小孩;
2.不需要动用老人养老金,补贴房贷生活费什么的;
3.不用老人帮忙带小孩,老人可以自己出去旅游过自己想过的退休生活。
满足这三条,就可以在老家横着走,都不需要孩子往老家打钱。
今天和闺蜜们聊天,被问到希不希望回到过去的某个阶段。
我说我不希望回到过去的任何一个阶段,虽然过去也有很多美好和更年轻的时刻,但我更喜欢现在这个阶段的自己,也对未来的自己充满信心。
往前走,不回头,每天进步一点点,一点点就好。
在中国,没有人强迫你996。
你可以不工作,也可以打一份临时工,也可以每天工作8个小时,也可以每天工作12个小时。
工作时间是你的自由选择,没有人强迫你。
在中国,不愿意996的人非常多。不愿意怎么办呢?很简单,不要去找996的工作不就行了吗?
所以反对996的人是反对什么呢?有人愿意提供这样的工作,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有什么不好吗?
现在情况已经变了
疫情前,2018年前
人们反对996
现在
很多人想找到一份996的工作
不好找了,大厂都在裁员,甚至裁掉整个部门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葛卫东的10条至深感悟】
1、内向的人才会更容易有更深刻的思考,而且做投资的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不需要别人的褒奖,更不需要别人的批评,需要的只是大量的时间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有时候不是我们高傲,是职业要求我们必须这样。
2、他们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3、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在路上。经过一段狂奔以后,你需要减慢速度,甚至停下来看看,歇歇,想想下一段路怎么走。人生的路怎么走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平衡,平衡是为了把人的有限的精力合理的分配达到效力最大化,这是厚积薄发,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4、研究是要讲方法的,有的人研究行情太努力,反而变成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深林,太专注细节会把自己弄晕。有的人对基本面的研究又太不重视,根本不知道博弈的标的的情况和变化,又会太迟钝,搞不清楚市场的大方向。最佳的是要成竹在胸,既有大貌,又明白现在的或潜在的主要矛盾,仔细体会市场对每个因数的评估到位情况,是否有偏差。所以,既要努力研究,又要和市场保持恰当的距离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5、必须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腾出时间;必须知道有所放弃,才能提高效率。腾出时间来做有决定性意义的事,这是我目前该修行的功课。
6、倾听的人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市场方向的加强和转折的发生。如果你习惯做预测者,那你已经失去了开放的心灵,失去了你的听力。所以,原谅我从来不愿意发表市场观点,因为我想要一颗开放的心灵,拥有良好的听力。
7、倾听的能力培养其实是很困难的。首先需要拥有开放的心灵,清空思想的水杯,但期货本来就伴随贪婪和恐惧,所以清空很难。二是要对所交易的对象很了解,必须有成竹在胸,必须有很深的技术功底,对市场心态和人气有充分的了解,三种方面相互对照、分析、感应,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强弱和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
8、我说的不要预测不是说不要分析判断,做投资分析判断是必须的。但我们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白,我们的结论最多只是一种可能性,确定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否则你的胜算就是百分之百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市场这个系统是混沌的,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分析判断的结果只是若干的可能性而已。
9、关于卡住的问题:做期货这么多年,以前苦学知识和操盘的经验逐渐形成有效的直觉,后面依赖这种直觉逐渐变成思想上的懒惰,不再苦学和勤于思考,不再努力追究事情后面的推手,慢慢的就有了自己被卡住的感觉,思想和直觉也在退步。努力学习就变得很必要,不仅能让你获得思考的快感,也能愉悦的给身心充电。
10、听得懂市场,你就可以和市场合二为一。费力的去听,其实是带着欲望去听,这是不好的,但是人非圣贤,怎么可能完全摈弃内心的比较贪婪,欲望等比较之心呢。对于修行,若是能一边聆听,一边觉知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而不形成特定的思想模式,那么内在的扰动或许能止息下来。
虽然是说投资的,但是对在座的每个人都很有价值
无论是投资、创业还是工作,想要大成就,都要有这种心境状态,很难,巨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