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次元简书电影日剧
走在形神分离的路上--记忆中的《千与千寻》

走在形神分离的路上--记忆中的《千与千寻》

作者: 书函_整理思想的猫窝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08:38 被阅读432次

          第一次看《千与千寻》,当片尾的字幕缓缓开始流动时,我颓然坐在原处,许久未动,肢体因内心的皱缩而凝固,内心百感交集又兵荒马乱。

    动画情节隐隐投射了我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一些羁绊着自己长大成人却又不敢承认的情绪,所以静静地坐着,等它们自己沉淀下去,让灵魂浮出水面换气。

    然而千与千寻就是一场水底的梦魇,总有在生活中突然汹涌翻腾,喷薄而出的时候,带着气泡嘶嘶作响。

    果然如此。最近的梦境不断闪现这部影片中宫崎骏简单淳朴却洞穿灵魂的画面,太多场景吻合了我幼时记忆中对恐惧的肆意假设和想象:

    在陌生而奇妙的世界里,失去了唯一的来自父母的庇护,他们完全以其他的形态退隐。

    是的,并且是以最肮脏和丑陋的形态宣告,他们再也不能走在前面,在未知的大雾中带路——如《千与千寻》呈现的那样,两头身着人类衣物的巨大的猪,嘴角带着祭祀菜品的残渣,一味只知夺取食物而不能用人类的思维与他们的女儿交流,最后轰轰然倒塌在她的面前,肥胖笨拙的身躯被饲养员驱逐鞭打。

    每一个曾经在饥寒交迫时向父母寻求温暖富足的人,每一个曾经在委屈无助时想要回家的人,看到这一幕,必然会战栗吧。

    被放弃的感觉,像长驱直入的寒流。宫崎骏有意无意地打碎了每个曾经是小朋友的人对亲情的幻想,打碎了生命之初指导者和关怀者的理性面具,让观众战栗着体会到,貌似强大的成人,最易被光怪陆离的欲望俘虏,最易失却纯真投身庸俗。

    在动画中,亵渎神灵的饕餮淘汰了往日优雅的成人,只留下弱小的千寻面对庞大未知的世界。

    食物只是一个集中的意象,它可以代表具有诱惑力的一切事物。千寻因由他孩童的好奇远离了这份诱惑,躲过了一劫,可对人性的考验依然在前方道路上广阔铺陈。

    拥有绝对权威的怪物高高在上,具有魔力的汤婆婆在一开始就夺走了千寻的姓名,断了她和自己的世界的联系——“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了”。

    名字原来也可以有这样的隐喻,不仅是与生俱来的代号,不仅是任何父母都能给予的附属品,更是化身为一个人真实存在的载体。

    没有名字,就要做汤婆婆的奴隶,迎合主人的意愿,湮灭自己的身份以及灵魂。小千,便是汤婆婆强加给千寻的名字和身份,一个欲说还休的头衔。

    不知宫崎骏在展开这段故事时,内心是怎样的想法。也许在他那片土地上,也有许多人身不由已,在控制权属于别人的世界里,依靠他人给的身份活着,麻木不仁。

    甚至更显可悲,不仅没有视被迫接受的身份为桎梏,更把它当做一种荣誉,值得骄傲的徽标。

    古之官吏视皇帝赐姓为莫大的荣耀,现代的人们换汤不换药,亦沦为种种头衔的奴隶。

    倘若获得一官半职,些许地位,见面不被尊为某长,某总,便生出一番不被恭维的怨气,少不了要丢出白眼。在孩子的眼里,成人世界实在过于复杂,种种别称,竟也凝结成一套文化。

    一些国家的礼仪,依然保持质朴,尚未有与人见面,名前冠上级别称号的习俗,而在我们的国度,牢记领导头衔已经成为最不露声色的取悦。个中自有一番随俗的无奈与窃窃的不满,怎一个“名字”了得。

    “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了”——真实被夺走,表象被强加,动画中的千寻在白龙的帮助下找到了名字。

    可是我们呢,要怎样回归对自我最质朴的描述,要往哪一处寻找回家的路?寻找无需世俗肯定就自在仙风道骨的平静内心?

    在这叫做“油屋”的澡堂,千寻彻底脱离过往被人时刻宠爱的境地。

    最初帮他躲过乌鸦仆人的搜捕的白龙,在看到千寻表现出对他的依赖时,冷漠地提醒她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一个人只能依靠自己,如果不工作,就会像她父母那样被变成动物。

    面对孩子日本民族也从来不肯掩饰现实的残酷,还要挟裹着推搡着他们去直面。这也是他们民族性的一部分。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因为幼小或软弱而受到特别关照,不仅幼年时要在父母的远远注视下一力承担与自己相关的任务与职责,就连垂垂老矣之时也要紧跟年轻人步伐不断发掘自我价值。

    在这部孩子的动画中,从大boss到小跟班,这种倔强的独立性无处不在地渗透于每一位成员,让人肃然起敬。

    同样地,为了顽强生存而不被唾弃,主人公千寻拼命工作,甚至在众人作鸟兽散时独自面对可怕的河神,为他清洗被人类污染而造成的浊臭淤泥。

    从河神体内拔出脚踏车的一幕最为惊心动魄,飞溅的泥浆,滔滔的水声,惊慌的面容——宫崎骏似乎在此处用一个可爱而荒唐的隐喻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污染已经达到了震撼视听的地步。

    观众只要认真体会就能觉察,此类不经意的敏锐视角在影片中时时闪现着光芒。广博哉,宫崎骏!正如一位友人感叹的那样:“看宫崎骏令我改变了许多对日本民族的憎恶和偏见。”

    不华丽,不声张,不变的手工绘画和怀旧风格,充满着令人惊异的流动跳跃的魔法,充满着温情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充满着厚重的探求真实与崇高的哲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就是给人这样温暖妥帖的感觉。

    正如他自己讲的:“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千寻的身边是形形色色的怪人——一身黑衣的无脸人,巨大而任性的婴儿,小管理者人形青蛙,有六条手臂,让人联想到蜘蛛的锅炉爷爷……

    无脸人,这个被许多人认定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带着白色面具的鬼怪,对我而言,每回想一次就觉得心疼,也许是源于对孤独感的强烈体验。

    被所有的生命体忽视的无脸人,清伶伶立在雨中,千寻让他进屋避雨,给了他温情。这微小的举动,在他心里是怎样的暗流汹涌,不得而知。

    由于控制欲和表现欲不断膨胀,无脸人吞下了大量食物,随着身体形态的扩张,贪婪亦扭曲变形。

    人形青蛙在无脸人面前表现出了对财富——金子的渴望,也因为这种贪欲而被诱惑到危险面前,继而被一口吞下。

    单纯的无脸人目击可怜的青蛙们为金子不顾生死,顾影自怜地以为这是他能献给爱慕的千寻的最好礼物,然而却被坚定的千寻拒绝。

    手心里冒出的一簇簇金粒散落到地上,像无脸人那一刻支离破碎的心灵和信仰。

    被伤害的无脸人失去控制,疯狂地吞噬着澡堂里的佣人,直到被千寻用河神的半粒丸子解救。

    无脸人代表了一个充满感激和爱意,却不能与对方理性沟通的悲剧性的角色——宫崎骏是在淡淡地讽刺我们的生存现状么?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不被理解和接受的爱恋,同无脸人的情感一样,犹如孤傲的鲜花,自开自败。

    网络上盛传一句话:“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倔强独立的表象,若干潇洒,若干坚强,可细细读去,其下有多少心酸和无奈。

    爱恋对方是简单的,去了解对方和接纳对方却难,多少人只是在爱着想象中的他或她,用想象中的能让对方快乐的方式去处理两个人的关系,用想象中的对方的肯定来安慰低自我效能的自己。

    两朵灵魂,距离不远不近,永远触不到彼此,有趣的是,也正是因为看不到尽头而乐意相伴走下去。

    这是爱的盲目,也是爱的浪漫。好在上天让人看不清,免去了步履的踌躇甚至停滞。

    不仅爱情如此,友情和亲情亦是。朋友用他们想象中能让我们不孤单的方式陪伴我们,父母用他们想象中能让我们出息的方式鞭策我们。

    诸多的美好初衷,败给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跨越的距离,造成了无尽的误会。恋人分手,朋友反目,亲人断绝关系,一切只因价值判断都成立在想象中,自以为是。

    宫崎骏对于无脸人,也充满着身临其境的同情,所以安排善良的千寻,不顾河神的神奇药丸还有待用来解救父母,而先真挚地救了他。

    然而现实生活却不会总被温情地给与解答。顾城有一首小诗,题为《位置》;

    心,心

    一排排

    像暗淡的古钟

    挂在教堂的顶端

    在需要时

    才会交响

    那么爱谢烨的顾城,那个写出的诗句干净得像洗过的顾城,那个灵魂纯洁得彷佛不属于这个人世的顾城,最终选择用惊世骇俗的方式和她一起离开,是不是因为看到了某种不可跨越的距离呢。

    斯人已逝,太多的猜测有所不敬。惟愿人世间每个看出端倪的人,能像宫崎骏那样,淡淡自嘲,把这种了悟化在艺术中,轻柔拨动着观看电影的每个人的心——有所交响,已经值得庆幸,所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这种共鸣超越了电影本身,让制作者与观众,过去与现在,奇迹一样地融合了。

     完全陌生的世界确实让人害怕与退缩,却又激发人拿出好奇心和孤注一掷的勇气来探索。陌生的领域总是有这样不可抵挡的魅力。

    然而美好结局只限于宫崎骏给我们打开的这个童话世界中——以前厌学的,麻木的千寻变得勇敢无畏,最终不仅获得自我救赎,还帮助所爱的白龙找回了名字,帮助朋友们成长,帮助父母恢复了人类的身体和灵魂,并在白龙的嘱托下,坚定地走出了这个神秘世界。

    可是我们能够么?在孩子的世界里,如果没有了庇护和引导,他们要怎么开拓未知世界?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了引诱人们为之奋斗的世俗目标,一切价值判断归零,我们要怎么过活?依然是茫茫然找不到解决的出路。

    有目标的人是幸福的——灵魂不必被分割,抛向不同的地平线,寻觅一番后,回归的只是碎片。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已经缓缓奏出了片尾曲,而我,一个观看和感悟的人,依然没看到结局,依然走在形神分离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在形神分离的路上--记忆中的《千与千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vy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