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作者: 素履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2:02 被阅读0次

      我们仨是亲生的三姐妹,我是大姐。在那个计划生育奉为国策、控制人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岁月里,有姐妹俩已是难得,有姐妹仨简直就是奇迹了。事实上,据爸妈说,小妹的到来确实是个很大的意外,甚至带点奇迹。我想象,天不怕地不怕的老爸当年一拍桌子说“留着”,多出来的小妹就幸运地来到了人间。

我们仨

      团队小美女说难怪我脾气好,原来在家就是大姐(此处省略一个么么哒)。呃,这话被我俩妹妹听了,估计要举双脚双手反对。要论大姐范,非我家小妹莫属,尽管她小了我八岁;而我,从小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者。老二老三差了三岁,我是不折不扣的大姐姐,而每次提起小时候带妹妹的事,老妈都会笑得前俯后仰,“当年我们忙,让你做姐姐,你咬牙切齿地说“我姐姐覅要做,我不要带妹妹!!!”,然后就自己钻弄堂、喝麻将汤或者跑小店买零食、看电视去了。”

      1993年9月,我进城读书住爷爷家,爸妈也在外婆家找到了新的小事业——农家大食堂。在爸妈的潜心经营下,几年后食堂的生意蒸蒸日上,最多时候一天有上百人就餐。为了赚更多的钱支付日益高涨的三姐妹学费,偌大的店竟然从未雇人,全凭爸妈辛苦支撑和外婆大家族人的帮衬。于是,周末和寒暑假,我们仨就成了店里的主力服务员,这一干就是十余年。

我们仨

      5岁的老三太小,够不到水槽,就站在凳子上洗碗;8岁的老二端菜、收盘子,穿梭不息;13岁的我坐在账桌前,记账本、收钱找钱,统管财务。假期里,稍微睡会儿懒觉,我们仨就屁颠颠地跟着爸爸去市场买菜,争分夺秒地提菜回来帮着妈妈择菜洗菜、刮马铃薯皮、剪螺蛳屁股、洗鱼肚子,连着中午开餐,常常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吃上香喷喷的午餐。

      晚餐一般比较空,于是待夏日的毒日头下山,我们仨接上水管把院子冲凉了,把餐桌搬到院子里的花丛边,摆上一桌子的下酒菜,给爸爸妈妈备好啤酒。晚风习习中,迎着盛开的紫红色夜来香,我们美吧滋滋地喝上珍贵的雪碧、可乐、冬瓜茶、椰子汁,剥着花生毛豆,啃上鸡脚鸭翅,偶尔还有加餐的牛肉干、糖水荔枝,心满意足地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

   

我们仨

      那年暑假里,妹妹们想去河里游咏,需要买游泳圈,20块钱。几次央求无果后,两个妹妹坐在餐厅间下来的水泥台阶上,悻悻地嘟哝着。老爸见状问她俩干啥呢,5岁的小妹妹一脸稚气,张口就来:“爸爸你说你买一包烟就是10块20块的还天天买,我们姐妹俩买个游泳圈你怎么就不肯呢?烟抽完就没了,游泳圈可以一直用啊。我们一起擦桌桌,ben碗碗,也在一起挣板板啊;再说了,我和姐姐也不是要一人一个,就是合用一个而已……”。多年以后,不再缺衣少食的时光里,这个片段成了一家人逗乐的美谈。而这样的段子,在后来的一家人选择看什么电视、买什么东西的过程中,还屡屡出现,幕后策划往往是老二,再借着老三的童言无忌的嘴说出去,给严肃的爸爸摆事实、讲道理,把平日里伶牙利嘴的老爸说得心服口服,最终达到小孩子单纯、美好的目的。

      细想起来,工作以前的我,在妹妹们心中是学霸光环加身的偶像模式,远远望着,总是有些距离。每年暑假辅导功课,在一遍两遍讲了还是不明白以后,我会回到小时候的“覅要做姐姐”模式,开始失去耐心、横加批评甚至暴跳如雷;在人人都以为家有学霸姐,读书不用愁的假象下,回头想想那些年对妹妹们发过的脾气,和如今妹妹们对我的好,有种庆幸的感动。上大学起,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突然感觉到了作为大姐的分量,妹妹们也逐渐显示出了不一般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于是,我有意识地带着她们加入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带着他们来到北京,参观各大名校,浏览风景名胜,以期在她们心中播下希望的萌芽。再后来,我们仨依次就读了嵊州二中,当了班长,从那里考上大学,走向远方甚至走出国门,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我们仨

      如今,我们仨天各一方,最能吃苦耐劳的老二在异国他乡已是干练的二宝辣妈,职场、家里忙里忙外的同时还不忘让天朝人民割资本主义尾巴,做着辛勤的奶粉代购;家庭大总管老三脸上依旧稚气未脱,却也已经新妈上路,一边忙着与孩子的屎尿屁升级打怪,一边依旧不忘关心老爸老妈的身体健康、心情舒适;而那个从小精致利己的大姐也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码着自己喜欢的字,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相关文章

  • 《我们仨》读后感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

  • 2017.04.27“最美不过绛书恋”

    《我们仨》 1.①我们俩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思女儿,思丈夫)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我们”仨) 2.我们仨...

  • 我们仨

    我们仨 这个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过呢、也是家人、尊敬我杨先生、 我一直想写关于我们仨的所有小事件、每...

  • 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们仨是地地道道的三秦汉子,是妥妥的画乡人。我们仨都是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童年,却...

  • 生活中的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 仨念“sa”。 仨汉字拆分左边“个”,右边“三”。 我们仨:三个不同人,又是统一的整体。 《我们仨》是...

  • 我们仨  第二部

    第二部 我们仨是谁 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暂时还算不上一个集体,并非如杨绛先生笔下彼此之间都亲密无比的《我们仨》,但于...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 2018-04-03

    我们仨!!!

  • 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二)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 我们仨:(三)爱吃嘴的家伙们 民间有个说法:多抱小孩(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y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