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祖求贤
气魄很大,开头就从古人,周文王齐桓公说起,接着说,当今贤士大福和我共平天下,在继续共守天下用疑问句,可以吗?接着将来许许诺,如果跟从我一定会让你尊贵
最后指出具体道路,御史大夫下达给丞相,丞相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给郡守,具体做法各位如果有合适人才,必须亲自去鼓励劝解,并为之驾车送到丞相府,同时题写品行容貌以及年龄。惩罚手段,如果有而不举,见被察觉后免职。
具体措施里有,施行者施行路径以及施行赏罚。很具体。
后人评价说。国家求贤能人士,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举贤良举直言,都由此开启。
吴楚材叔侄评价汉高祖刘邦平时看不起书生,等到天下平定,却屈身求贤可知创业和守成形式不一。君王气概,由此可见。
本文略显王霸气概,表现出渴望天下人才的宏大气魄和今不让古的进取精神,语气诚恳,谦恭反映出招贤求才的坚定信念。
2、文帝议佐百姓诏。
开篇写到近年来,灾祸不断,庄稼不收。作为皇帝,思考不能清除灾祸的由来。于是提出疑问是政策有所过失还是天道不顺,还是浪费成风,为何田地增多,百姓没有增加而灾祸不断呢?
从自己反思到天时反思到官吏的作风,反思到老百姓的民风,反复提问,层层推进,表明寻得答案的迫切心情。
自责并且思考忧患的,心情由此可见,
第3层次写怎么解决?想和各位商量,有没有好的办法,请畅所欲言。
率意远思四个字儿,率意竭尽心力,长远考虑
策问体:不断的提问反省。
汉文帝作为有作为的皇帝,在位23年,廉洁简朴,为民考虑。爱民之心,从未停止。
堂高廉远,而能详细若此,可见心情真切,态度诚恳。
3、汉景帝令两千石修职诏。
开篇就犀利。过分讲究雕刻和过分,注重编纂丝织品。会让耽误农活 ,影响饥寒之本。
接着说,到自身重农,耕种养蚕,减节省减费用,为给天下起带头作用
而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艰难问题出在哪儿呢?
可能在下级官吏,以钱财和贿赂作为交易,盘剥百姓,徇私枉法,助盗为盗.很犀利的指出问题所在
解决问题命令限官,忠于职守,督查手下的官员。直接报给丞相,惩罚,不守职务
本来是,汉景帝写给,郡守,的督察令。郡守的职务一在于安民二在督察官吏。而景帝看到自身以身作则,民不聊生,根本原因在于执行层面。府库空虚,百姓穷困,中间就是官吏的治理。所以尖锐的指出,遵守的职责在于,让老百姓安于耕之,不得奢靡淫役,不得,以法犯法,奸吏自负。
可以看出汉景帝犀利的眼光和锐利的言辞,对国家治理的,监管到位。同时能在经济兴盛时期做到居安思危,认识到下级官吏潘伯百姓谋利自负,不尽职守助纣为虐,是造成国家财库空虚,百姓饥寒交迫的根本原因,所以主张整对立志,很是切中要害。由此可见,文景之治中的无为而治不是无为
而一念奢侈,饥寒立志,
以及国家空虚,百姓贫困,关键在于吏治。奸诈的官吏盘剥百姓,侵夺利,以自己富足而长官不尽职守,助纣为虐
这种现象千古存在
所以评价为,药石一时实投千古利弊。整顿吏治几句话,尤使人读之通身汗下
4、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开篇不凡。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气魄宏大,不拘一格求人才来建立非常之功。
接下来用千里马和人才相类比。马奔驰千里人,不受世俗拖累而立功名,皆非凡之才。那些翻车的马和不世之材全在于怎么驾驭。表明汉武帝对此等非凡人才的自信把控。
最后一句号召各郡守,考察百姓中有,特殊才能的能够当将相或者出使远国的人,赶快举荐
这个诏令妙在开头和结尾中间两句是和千里马并提的人才非凡。
开头非常之人,见非常之功,可看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不拘一格,将人才来建立非常之功
结尾两句,这些非常之人作为将相以及出使远方国家。可以看出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思想。
后人认为汉武帝和汉高祖刘邦气概相同。本文与大风歌一致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