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讲树木希林解读角色的短视频,搜索树木希林看到了一个纪录片《活出“树木希林”》,断断续续分了三次看完。
整个纪录片几乎都是很平静的在纪录生命最后一年的工作日常,当然本身这种老艺术家身上的平静感就让人舒服,有着说不出来的魅力,但是更吸引我的是里边几个比较强势的表达瞬间。
在那些强势后边我看到生命力,看到思考路径,看到一些做事的方式方法。
第一个瞬间:
造型师在做头发的时候问,头发后边的发啾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树木希林一脸严肃的说你自己做决定,不要问我。
第二个瞬间:
中午放饭的时候树木希林老师在准备饭团,然后另一个人在准备汤,这时候来了第三个人凑热闹要帮忙弄饭团,树木希林很平静的说不是说过两个人弄就好了吗?
第三个瞬间:
记录拍摄进行了半年左右的时候,树木希林问拍摄导演,这些记录你想让我表达什么,目前为止我没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也没表达出来什么。
就是这些瞬间的树木希林依然是树木希林,但是我看到做事情的坚定眼神。造型师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没有你就不是专业的,作为被造型者要表达;分工后就按照自己的分工职责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暂时没有事情那就坐下待会儿,即便要帮忙也要看看当时的场景是否适合,如果被帮倒忙了为了事情的有效开展也要表达;记录和表达应该有内容,如果没有那就不如不表达不记录。
之前认为客气委婉是一种好的和人合作的方式,适当的时候强势也是一种方式,下次有这种温婉困扰的时候可以看看即便平静表达也可以强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