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并没有缺失信用,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快速转型,导致的信用形式转变与人们对信用的认识之间产生了不匹配,才形成了这种“信用缺失”的现象。(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为追名逐利而舍弃道德的人,说这个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也是一种偏见。)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雨磊,曾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了导致失信行为的主要原因: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是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转型前的中国社会,“信用”是“熟人信用”、“面对面的信用”、“基于个人的信用”;转型期及转型后的社会,“信用”是基于系统的信用,也可以叫做平台信用,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信用”。由此对比我们会发现,目前中国社会虽然信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由“线下”转至“线上”,但信用的共识实际上还是老一套的“人际信用”,这种环境改变和知识欠缺所产生的不匹配,正是导致失信行为的最大原因。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增加社会共识,让更多人吸取信用知识,培养民众的信用认识。”
在利益泛滥的当代社会,从前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信用已经逐渐立不住了,逐渐转为一种“制度”,一种“规则”,不然“信用是第二张身份证”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但是现阶段很多人对于这种“信用制度”认识还不够,无法把道德上的“诚信”与机制上的“信用”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现行的“蚂蚁信用”、“信用分”等做法,本质上就是基于系统上的信用机制。
而这种信用能否成为民众的共识,是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目标了。那么回答题主的问题,人与人之间一直存在信用且会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信用慢慢会转变它的形式,并且势必会有新的规则、新的奖惩机制应运而生。
小保坚信“信用”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在人际交往、商业往来、生活消费、求职招聘的任何一个环节,信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信用是一个社会坚实的基础,现代社会不能没有信用,但缺少的可能只是鼓励信用的做法。而履约保平台以“信用改变生活”为愿景,为守信的个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权益福利,就是为了让“守信更有价值”,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人们自觉选择守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