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良师活动探讨的主题: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对于沙龙一直很好奇,这学期学校也在陆续开展了两次沙龙活动,但感觉不太成型。而我也很好奇,沙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
这次市里举行的沙龙,规格高,从很多细节就能看出活动的重要性,如与会人员都有名牌,发展中心的服务很人性化,有茶歇,全程跟踪录像,后期公众号分享等等。
沙龙应该是分享智慧,碰撞思维的地方,这次会议三个环节:几位名班主任开场致辞,主题分享,圆桌会议,总结留念。
一.李苏娜:重新认识学生——双减背景下的学生成长思考
“双减”减什么?
问卷调查
1.没有校外培训,学习积极性减少,周末空虚
2.校外培训是提前学习,没有培训学校课堂没有优势
3.学习节奏被打乱
4.周末学习效率降低
所有问题指向学习
双减减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
“双减”过后的新思考: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多元评价体系
二.李儒忠:我们是谁?“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再定位
一.“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唤醒、保障、系统
挑战:
二.班主任的角色再定位
家庭教育的引导者
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班级建设的指导者
三.黄春飞:自律自长自成 “双减”之下,学生自我成长的养成
教师是行走的教材,这是黄老师讲座中提到两次的话,她说她至今13年班主任,做了行政还在做班主任。充实的工作状态引领学生学习状态。
养成路径: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创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用活动引领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育到自塑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养成策略:微习惯促习惯养成
四.黄楚莹:这样沟通更到位——双减下家校沟通的优化设计
意义
政策解读
家校共育走过的阶段
配合、共建、共进
家长的焦虑及角色转化
心理营养师
学习引领师
习惯监督师
兴趣合伙人
1.细化家校沟通内容
2.拓宽家校沟通渠道
3.丰富家校沟通形式
五.王少芳:让劳动教育继续飞——“双减”之下给劳动教育做“加法”
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生产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
欢乐中国年
寻找“年味”-让学生全面了解过年的习俗
品味“年味”-引导学生去思考各种习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创造“年味”-落实到行动中,发扬传统节日的积极意义、传承传统文化
活动记录表
圆桌论坛——“双减”背景下班主任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石排:陈晓琪
1.和谐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生
2.星级志愿者-在活动中成长,在服务中闪光
常初:李秀琼
1.家校沟通方式:班级定制式家校本(成长印记册):作业登记(完成情况统计、家长签名)家长评价;、我的周记;老师寄语;
石龙三中:杨舒雁
1.德位相配,做一个有格局的班主任
2.先知先觉,做一个有担当的班主任
3.师者人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厚街:陈曦
家长们也要注意添衣保暖,你们是学生最坚强的后盾
吴主任的总结高屋建瓴:
1.班主任是幸福的,遇到问题能解决问题
2.学会工作思维——高阶思维
育人是一项变的工作,以不变应不变
3.借助平台,问题意识,解决意识
参加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有能不断引领自己前进的良师,借助主持人的带动,在时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敏感地捕捉到,并能寻找到解决的出口。
4.班主任分类:年轻-模仿;资深-分享;主持人-研究。
吴主任提到对于这样高规格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前期的研究,形成成果展示。主持人是带团队的人,更应该有研究意识。
5.头脑风暴:不是“我觉得”而是“应该要”,研究现象才能找准问题。跳出现象看本质。
6.双减背景下还可以继续研究的点:
“双减”下的班级优化管理
“双减”下的学科问题:如学困生转化
“双减”回潮后的应对措施
“双减”下班主任的自我调节
师位
个人收获:
1.第一次尝试带电脑参会并当场用电脑记录,发觉效率更高,以后可多采用。
2.飞姐的发言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她提到做了行政之后还继续申请做级长,并乐此不疲,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难,能把这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持续地、高质量地做下去,更是难上加难。身边有好些牛人,都是承担高强度的工作,身兼多职,但还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成功,比如雄哥当年做级长也是做班主任,做行政也是做班主任,志伟姐现在当了级长也继续做班主任,郭老师做了行政还在兼级长……身边的这些人都在摸索另一条道路,他们的成功也给我提供借鉴。
边听的过程我就想,两年前我也做过一个小型的分享会,但是对比现在的带班策略当时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如果我再不创新,那只会被时代的潮流远远抛下。
记得当时在学校的一次会议上我就提到有机会我还想继续申请做班主任,今天这个头脑又一直在闪现。内心也一直在拷问自己,你喜欢班主任这个岗位吗?你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吗?
既然我还有能力去做,目前似乎也未到达自己的工作极限,我还可以继续突破自己,提升自己,那为何不趁早行动?
3.楚莹的分享很接地气,一些自己实实在在的做法整理,看得出她的带班一定是非常用心、非常细心。
4.这次几位主持人的分享,确实像吴主任所说的,研究意识不够,他们所提到的那些做法,似乎在“双减”前就开展过,既然主题是“双减”背景,那是否应该有针对这个政策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