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分享力课程,绝大多数人通常会有3种困惑:1.我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分享的?2.我读了一堆书,感觉无论方法还是知识都积累了很多,可怎么把积累变成有料、清晰、互动性强的分享?3.我听了很有趣的演讲,想要分享给好朋友,可分享哪些点更能引发共鸣呢?根据这三种情景下的困惑,我们通过学习分享力会有相应的三种对策:1.挖掘你自己已有却未“未察”的分享资源。2.设计分享的过程,嵌入活动和不同的方法,让呈现更有力量。3.找到需求,梳理关键内容,找到之间关系。
成功的分享流程:确定主题--给谁分享?在哪分享?--分享什么内容?--梳理内容间的关系--过程中需要设计什么?--怎么有效呈现?--成功分享ing... (如主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给圈子里的小伙伴,在咖啡馆--选书,读书方法,成果输出--以读书的自然步骤为逻辑--互动设计,带书参加,现场体验,分享为主--收集困惑,展开核心,现场练习,读书笔记--成功分享)
从四方面学习分享力
1.重整散乱分享资源,绘制分享轮。
2.告别逻辑混乱,依需巧设分享内容。
3.视觉、听觉与感觉多维度提升呈现力。
4.怯场、惧答、不自知?扭转分享心境,突破瓶颈,人人都说分享者。
如何找到需要或想要分享的话题:1.方法--收获一套通用的分享设计方法。2.技能--练习及强化分享力的多维技能。3.设计内容--依据不同情境,设计出你的分享内容,打造分享过程。
搞定三件事:1.what--分享什么。2.how--如何设计分享。3.how--怎么分享更给力。
重释分享力,盘活你的分享资源。
什么是分享力?
拆解分享力。分享+力 。分享,是指与他人一起享受、使用、行使、感悟等。
分享背后的信念:人人有所长,人人有价值;人人能分享,人人会分享。分享会为彼此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一个创造多赢的过程。分享将有利于创造一个知识、技能、资源的共享社会。
力:力量、能力、程度。
分享是一种能力:它让你知道在不同的场合、给不同的对象,我可以分享什么? 我该分享什么? 并且你可以清楚的感知到我分享的怎么样?
分享是一种力量:在别人的分享中你获取营养与智慧;在你的分享中,别人获取支持与启发;一起感悟、享用、享受的程度;分享互动的过程增强了我们彼此的内在力量,越分享越强大。
分享力是一种可以持续提升的能力,拥有了这项能力,你将能够,将感知、所会、所擅长的具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或技能,通过最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分享,满足他人期待,并在此过程中满足自身需求,达成分享目标。
分享力的三境三阶
1.友情分享力:朋友聚会聊天说事儿。 2.职场分享力:工作汇报、会议呈现、提案讲解。 3.专业分享力:培训课程、工作坊。
发现自己:目前你的分享力大多聚焦在哪个阶段?你希望在学习实践之后,达到哪个阶段?发现自己的现状,并制定一个可立马实践的提升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bf9d6d1b44a9bc1a.png)
分享力修炼的好开始:1.从你最喜欢、最擅长、最有价值的内容开始分享。2.从给你最熟悉、关系最好的人开始分享。3.从简单的、短小的分享开始。4.从容易的地方开始,获得小小成功,建立信心。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提升分享力?
6个层次探索分享力对每个人的的价值(NLP思维逻辑层次)找到你自己学习分享力背后的驱动力
分享力的6层价值,关注你最看重的3个层次,斜体标注,他们就是你的分享力成长的动力之源。
1.VCUA时代的环境--共享替代拥有,分享是整合社会互动有无,全球化的社交网络,分享是趋势所向。
2.日益常态化的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每个人时刻在自我表达,传递价值、社交互动。
3.学习能力提升的最佳路径--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分享出去,教授他人。
(1946年来自学习金字塔的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e988ea02b5de3e9e.png)
4.彰显多重价值--塑造个人品牌及影响力、成就感、链接资源
5.创造更有力量的身份--自己专长代言人,借助优势影响他人
6.共创美好愿景--一个智慧共生和谐共赢的社会
分享力提升从哪里开始?四轮驱动你的分享力。
1.what--探寻分享荟:你常分享的内容有哪些?你擅长的有价值的内容有哪些?(应对困惑:我不知道我可以给人们分享什么)
解决方案:在每一个小块里写生你认为可分享的关键词,选出三项最擅长的用特殊符号标记出来。
课程设计、亲子教育、教练及应用、个人成长、写作、生涯规划、项目策划与管理、培训师成长
可能遇到的问题:1.我的分享主题是不是太大了? 分享的主题可大可小。大主题--利用另一个轮子或思维导图再次细分。比如亲子教育。2。填不满&填多了。 8个部分填不满?--有几个填几个。8个空格不够填?--可继续拆分轮子。
亲子教育:0-7岁孩子的养育、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成长中的敏感期、倾听孩子、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理念、教练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
2.who--聚焦分享群:集中全部精力,聚焦分享群。你常给哪些人分享?或者你想要给哪些人分享?你最主要的分享对象是谁?(应对困惑:我把握不好群体特点,给谁分享都一样,效果时好时坏。)
解决方案:在每一块的重心写下1个你能想到的分享对象的关键词,尽量填满。选出3项你最常分享的对象,用特殊符号标记。--这就是你需要在日常重点关注的群体。
企业中高管、培训学员、微课学员群、培训师朋友、爸爸妈妈们、社会个人、同事、行业圈子专业人士。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我所写下的分享群体有交集。请确保每个群体相对独立,你自己可以进行清晰的区分。比如:培训学员、微课学员vs企业中高管。这里的培训学员指线下公开课、背景多元的参训对象;微课特指微信群的学员;中高管特指企业内训固定的学员。
3.where--集合分享场:你常在哪里分享?你会在哪些具体的场景下进行分享?你最常分享的情境有哪些?(应对困惑:我很难区分不同场合下分享的重点和差异,所做准备都差不多)
解决方案:在每一块的中心写下1个你能想到的分享情境的关键词,尽量填满。选出2项你最常进行分享的场景,用特殊符号标记。--重点关注这3个场景,了解他们的特点将改善你的分享效果。
微课群、培训教室、小型沙龙、日常聊天聚会、电话教练/咨询、1小时主题分享、客户面谈、同事工作汇报
4.how--拉动分享力,分享力提升需要关注哪些能力。你在分享力方面的能力水平怎样?(应对困惑:我不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分享力水平,我的分享力提升不知如何下手,哪强哪弱我不晓得)
解决方案:1.在每一块的外围,从左侧水平线往上第一块开始,顺时针依次写下下面的8个能力关键词。2.评估打分:为每个维度的能力现状打分。你觉得自己在每个能力维度的现状有几分呢?1分最低(圆心位置),10分最高(在外),请用不同颜色来打分,标记分数位置,并用笔涂满阴影。3.聚焦关键:看看整个轮子的情况,哪些项最高,哪些项分数较低?请找出3项能力,一旦他们的分数增加,你的整体水平都会跟着提升。会是哪三项呢?请为这3项定目标值,是在课程结束后你能达到的。将目标值用红色虚线标注,并用清晰的红色箭头由现状向目标值拉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9040a015ebe41300.png)
热爱程度:你对分享本身的热爱程度。
需求把握:你知道你分享的人他们想听什么、有哪些关键需求。
内容选择:你知道该分享些什么内容给听众。
结构搭建:分享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内容严谨又系统。
过程设计:分享的过程应该如何设计更有趣,更有体验和互动性。
声调肢体:自己的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
控场能力:对分享现场突发状况及挑战的应对能力。
视觉呈现:PPT设计、现场板书等的设计和呈现能力。
分享力提升定位
请将以上4个轮子找出的3项关键内容,写在分享力的那张纸上。说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你会在哪些场合、给谁分享些什么?你要重点关注的能力提升点。你的分享力聚焦在哪个阶段?(三境三阶)
这就是你参加本次课程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包含了这次学习的核心目标和努力方向。
梳理自己参加这次课程的核心目标:1.完善自己分享力盘点的驱动4个轮子(探寻分享荟,聚焦分享群,集合分享场,拉动分享力)。2.找到每个轮子的核心3点,把他们汇总写在分享力的A4纸上。3.为自己的分享荟、分享群、分享场盘点出的3个核心进行1-3的排序,1代表最重要、最常用,2次之,3再次。
通过盘点自己的分享力4轮,找到自己目前的分享力提升重点在哪类情境哪个层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a7ddad35557c0437.png)
利用四个轮子,驱动你的分享力,厘清现状,确定方向。
细致盘点你的分享力,你需要拿自己真实的分享内容来设计与训练,让分享力的提升清晰可见。盘点自己可开展的分享内容,分享群体,分享场景,看到自己分享力的现状并找到努力的方向是一切的基础。这是后面课程开展的关键要素。
依需巧设你的分享内容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是不是绝对自己也有东西要分享?下面我们将围绕你分享的主题进行设计。
早上上班中---听播客、听脱口秀、看电影、刷文章.... 激发分享。But.... 从哪里开始?如何表达?
课程要点:1.分享力提升1+1+1 。2.分享设计的5个维度。
有力分享的三大核心点
分享力提升的1+1+1公式。把握住提升分享力的最有效原则。
分享不能承受的那些痛:自我沉醉、死气沉沉、不知所云、逻辑混乱、毫无重点、平铺直序。---根源就在:没有把握的核心原则。
1个中心,以受众为中心,找准需求,不是自我中心,自嗨?不要;
需要厘清的3类问题:1.他们想听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听我分享?2.我的受众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3.他们喜欢怎样的分享方式?
把握受众的需求,三阶分享力的受众需求:1.友情分享力:受众--闺蜜,同事,好友家人,同学。 需求--有趣、新鲜、有启发。2.职场分享力:受众--部门同事,上级领导,跨部门同事。 需求--逻辑简洁,重点突出,说服力。3.专业分享力:受众--同事,新员工,感兴趣的个人,下属学员。 需求--专业性、信息量、参与感、价值感。
需求把握精准,分享才会有力量。
3种get受众的具体需求方法:1.问卷调查 2.面对面访谈 3.设置问题清单
握住受众需求,接下来是 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最大的满足?
1个基础,我所拥有的资源,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
分享,是在你可以分享的基础上开展。资源,是内容、经验、案例、素材等。方法,是围绕你的分享主题,充分利用你已拥有的资源。
1个路径,经过精心设计;
以受众需求为核心的五维分享设计:内容、逻辑、时间、方法、过程。
五维分享之提炼核心内容
提炼分享内容,将你想要分享的关键信息视觉化呈现,并对相同类别的信息归类。
自由书写法--写下主题:塑造职场影响力;围绕主题,写下自己能想到的关键信息;不同颜色标出同类的内容,相同类别的信息归类。
持续的过程-坚持与耐心。职场影响力专业性-专业是基础。岗位工作做的好。引领岗位前沿资讯。做了什么要让人知道-内部营销。不要一口吃个胖子。不怕错。关键场景把握机会-展示自己。做出一小步成绩-小胜法则。关键任务要出成绩。一点点积累。日常信息的保存记录。专门的呈现。内部(部门内)外部客户的认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7b317e8737e08d34.png)
写下主题:塑造职场影响力
围绕主题,写下自己能想到的关键信息
不同颜色标出同类的内容,相同类别的信息归类
思维导图法--分享主题为导图的中心;想到的分享要点为主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99bca8aac95ce49c.png)
小纯的1次1小时
中心:分享主题《塑造职场影响力的五大法宝》
主干:专业、小胜法则、内部营销、展示自己、坚持与耐心
枝干:更细化的内容作
开场--主持人, 自我介绍- (培训 ,影响力)
导入-- 职场影响力,感谢- 关联, 内容的由来
1.专业
2.小胜法则 (新人领导新项目)--挑战性项目,
3.内部营销-what,怎么做
4.把握机会展示自己
5.坚持与耐心
马上动手梳理内容,用一种方法来梳理主题的分享内容和要点。
五维分享设计之逻辑设计
只有当内容被有机的串联起来才会更容易让他人理解和吸收。再短小的分享都需要梳理关系,构建逻辑。
5类常见的分享逻辑
时间型:内容的开展是按时间先后进行的。如:联想发展史,新员工入职快速适应前3月。
要素型:内容之间是并列关系,共同支持主题发展。如:六顶思考帽,全新思维。
流程型:内容是以操作的步骤或流程来展开的。如:巧妙蒸蛋6步骤,手把手教你设置训练计划。
层级型:从概宏观的逐级展开到更细化的,更微观的内容,层级间可能包括归属、服从等关系。如:组织结构解析。
why-what-how 型:内容的开展需要从态度改变入手,进而给予概念,再告诉人们怎样做。如:如何有效沟通?沟通的重要性,什么是有效骨头,有效沟通的3大环节。
马上动手构建逻辑
将内容之间的逻辑图画出来。例如:小纯的塑造职场影响力的五大法宝,主题分享的5大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要素型。
塑造职场影响力的五大法宝 :专业、小胜法则、内部营销、展示自己、坚持与耐心。
注意:如果内容分多个层级,没层级内容的内容还会有自己的逻辑关系,优秀的分享内容,层层都有逻辑,结构严密,经得起推敲。例如内部营销 内容如下,包括,为什么要做内部营销?什么是内部营销?怎么做自己的内部营销?是WHY-WHAT-HOW型。
五维分享设计之节奏把控
规划分享内容所需要的时间。
1.不同层阶分享力,你能利用的时间不同。分享力层阶越向上,时间一般会越长。
2.依据总的可分享时间,规划每部分的分享时间。
3.除了主题内容外,分享的开场(常包括你的自我介绍),结束(常安排互动答疑)等环节,如果有涉及,也需要安排特定的时间。
4.互动需要的时间会较长。
5.记得留出一点弹性时间,以便应对临时状况。
常见分享的时间说明:友情分享力<=30min(短);职场分享力15min~1h(中);专业分享力30min~3h(长)。
时间规划举例:小纯《塑造职场影响力的五大法宝》红点直播的主题分享共有1小时时间,看看到分享包括8个部分+弹性时间,以及各自的占比。每部分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类别名称。值。百分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1f5735d35ed804d4.png)
马上动手规划时间
你的主题计划分享多次时间?各部分内容分别会占用多长时间?对内容的时间分配做个规划。可以用饼图或其他类型的图表来可视化时间规划。
五维分享之分享方法
选择合适的分享方法
依据分享内容的不同、时间的长断、受众的需求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最适合的分享方法。
5种常见的分享方法:讲解问题、提问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影音播放。这五种分享方法刺激度会依次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d18937104e7709b4.png)
讲解法(应用最广),3个关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结构清晰。
增加亮点的途径:多用生活实例,故事、趣味化的内容。注意肢体语言与声调变化。利用修辞(排比、反问、对比、比喻等) 。允许提问。
提问与讨论法,ORID结构化提问:结构化的分享与研讨方法。内容从4个维度展开,常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可以完整应用,也可以灵活组合,拆开应用。
O--Objective,客观性问题:发生了什么?看到/听到了什么?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R--Reflective,反映性问题: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让你兴奋的有哪些?
I--Interpretive,诠释性问题:带给你什么思考或启发?
D--Decisional,决定性问题:你有哪些新的计划或行动?
应用典型场景:读书会:一个章节后分享互动。电影赏析:观影感悟分享。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总结。分享结束时带领大家进行总结。
案例分析法:1.设定固定问题--围绕分享的主题和目的,给定一个案例,设定需要讨论的固定问题。2.进行讨论--安排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来激发受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享和展示--讨论结束,各组进行结论的分享和展示。4.点评,总结与提炼--分享者对的埃及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对要点进行总结与提炼。
举例:小强老师的高效能训练营课程中用到的案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a8a56c1cfdb275c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cb13e59d2ecc9a35.png)
游戏互动:参与者按照一定的 规则开展游戏或活动,打破状态从过程中的感受来引发大家思考,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应用环境:分享开场,参与者状态不佳(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时,启发性内容分享。
注意事项:所有人参与,清晰的游戏规则,包含竞争的元素,和分享内容相关联。举例:分享的分组活动,沟通课程总常见的传话游戏,参与者姓名速记接龙游戏。
影音播放:1.挑选素材--挑选与分享主题和目的一致的影音素材,如TED演讲视频,电影片段,录音文件,录制的小视频等。2.播放素材:10分钟原则--如果只是单独播放一段,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整个过程播放同一个素材,分段播放,每次时间不超过10分钟。3.谈论与分享: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大家的参与。
五维分享之体验设计
增强分享过程体验:优秀的分享,参与者积极投入其中,过程中节奏充满变化,总是有新感觉,总是充满好奇元素,增强体验需要在过程中穿插带动人们的身心意3个层面。
身体带动:适当的活动身体,能让参与者放松身心,更容易投入和吸收听到的内容。身体的带动尽量简短、有趣,更换不同的方式。举例:按摩操,身体太极,身体写数字,用身体来判断。
心理带动:指的是情绪、感受的带动,也就是说让参与者有感觉,或喜悦或兴奋或期待或感动或反思等。有情绪和感受的变化和投入时,人们才会更容易吸收所学,所听,你的分享也更有力量。你可以借助声调的变化、影音素材、游戏互动、讲故事等方式,来带动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意识带动:指引发参与者意识的投入,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活跃,激发新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各类小组讨论,开放式问题,已有经验分享等方式都能很好的激发参与者的思考。
有力的分享=1个中心 以受众为中心,找准需求,谁?特点?痛点?目的?
1个基础 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内容、经验、素材、案例
1个途径 经过精心的设计,五维分享设计:内容、逻辑、时间、方法、过程
分享设计的5个维度。
梳理内容-分享哪些信息?思维导图法与自由书写法
构建内容之间的逻辑--内容之间的关系怎样?时间型、要素型、流程型、why-what-how型、层级型
规划不同内容需要的时间
依据需要选择哪(几)种的分享方法:讲解、提问与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影音播放。根据你的分享内容,需要达到的分享目标,时间的长断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增强体验的过程设计:通过带动身体、心理、意识来增强参与者的体验和参与感。
用5维设计法对你的分享进行设计
设计必须有吸引力,具有可塑性,更重要的是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好的分享都是经过分享者的精雕细琢设计的。无论你的分享是10分钟,和朋友分享一档节目。又或是在同事面前做一次关于骑行拉萨的分享,30分钟。还是在咖啡厅给小伙伴们做一次2小时 如何读书 的分享会。
有没有经过设计,效果一定大不同。
绘制分享设计五线谱+逻辑图
步骤:1.跟随课程内容,对自己的分享内容进行5个维度的设计,这里的设计过程可以是草图,将5个部分的设计都记录下来即可。梳理内容:请用思维导图或自由书写法,整理出核心的分享内容。构建逻辑:依据以上的内容,找到内容间的关系,画出逻辑草图。规划时间:根据可分享的总时间、每部分内容,规划每部分可用时间。选择方法:依据内容及分享目标,选择每部分内容适合的分享方法。过程带动:看看每部分内容看如何更好的激发人们的参与?带动的是身体、心理还是意识?
2.将设计好的内容整合在五线谱中。五线谱 同样可以用手绘的方式来绘制和填写。将你在作业项1中完成的部分稍作整理,就可以填到下面的表格中啦,分享设计的五线谱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9ad320472d002cf7.png)
时间线--填写每一部分分享内容的起止时间。如 9:00-9:10.
内容线--填写 在该时间段中的分享内容。如 开场活动记住我是谁。
方法线--填写 这部分内容用哪种方法来分享?如 游戏互动法。
情绪线--填写 这部分内容参与者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如 开心。
资源线--填写 这部分分享中需要借助哪些资源素材?,如 背景快节奏音乐。
步骤3.画出内容逻辑图
依据开始的设计,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图画出来,并标注逻辑类型。
你的分享内容各部分之间什么关系?时间型?要素型?流程型?层级型?why-what-how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643/dcdc9cda5a98c116.png)
总输出方式:将你设计出的内容进行保存(拍照或电脑直接保存),可以用手绘的方式,或电脑软件制作。
补充说明:设计内容--如果你设计的内容超出课程讲解的部分,是完全可以的,比如你提到的分享方法中用到了“头脑风暴”法。
输出形式--所有作业的输出形式都可以是手绘、软件生成图、ppt、图片等任一或组合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