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儿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儿子指着贴在墙上的《正面管教情感脸谱》,问我上面的一些字怎么念,我一一作答。这张脸谱表在我家墙上已经张贴了很长时间,而这本《正面管教》的书,也放在书架上很久了,却一直没能翻开阅读。索性挑了一个天气不错的日子,一边拿书,一边晒着太阳开始翻看了起来。
《正面管教情感脸谱》读完书后,里面几个观点让我颇为深刻
1.关于“自尊”的定义,我们必须区分“自尊”与“他尊”。
作者表示,如果我们培养的小孩子只知道讨好别人,获得别人认可,追求别人的评价,这样获得的自信与尊严,只能称为“他尊”。而小孩子也只可能成为“讨好者”,总是在“不断地寻求他人的认可”;
而真正的“自尊”应该来自于,自我的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和观点。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拥有真正自尊的小孩子会允许自己经历失败,他们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读到这个观点时,我环顾身边的朋友,不得不冒身冷汗,发现自己身边的确有这样的朋友,他们总是在向你询问评价,当给他们评价好的时候,他们自信满满,信心高涨,满脸愉悦;但当给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时候,瞬间他们可能会成为落汤鸡,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再仔细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有得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会不断寻求他人得认可,讨好别人,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自尊水平。
这样想来自己平常也并没能对这两个“尊”做很好的区分,并没能够做很好的培养。接下来,自己在养育孩子上面还是应该不断的引导孩子往“自尊”方向培养。
2.“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当看到这个标题时,就足够我浮想联翩,让我震撼。我们日常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吼叫、发怒、威胁、指责、羞辱、说教,等等手段来与孩子争论高低,并且以降服孩子为荣,直到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其实这只是表面上我们“赢了”孩子,孩子真得愿意听从我们的建议,愿意与我们合作吗?或许,在内心深处孩子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是因为惧怕了我们而作出行为改变而已。
书中作者提到了我们如何“赢得”孩子的方法。
首先,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与孩子核对你的理解是对的。
接下来,表达对孩子的同情。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只是表示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最后,启发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并且与孩子沟通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该怎么处理,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3.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大多的大人只是“责备”孩子,而不是承担他们自己应尽的职责。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思索了很久,有的时候当发现自己儿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自己首先做的事情便是责骂,仿佛自己通过责骂的方法来急于和孩子的不良行为划清界限。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自己也担心面子问题,这个时候责骂的更加严厉,似乎内心用这样的方法来向其他人员表达,这是儿子的错,自己是有修养的人,平常也教育儿子,只是儿子没有听从罢了。这样想来自己该是多么不负责任的家长。
书中的观点指出,孩子的任何不良行为都是父母的一部分,父母应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应该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去解决和改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培养、倾听、关爱孩子,孩子的每个不良行为的后面只是在向家长传递他的需要。
4.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一定要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验,最近春夏交替,气候干燥,儿子有季节性结膜炎,眼睛一直眨巴眨巴不停,非常的难看,我自己内心也担心别人会以为儿子有什么不得了的毛病,总害怕社会压力,害怕丢人。
一天晚上吃饭,我发现儿子眼睛眨的比日常还频繁,一下子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着儿子一顿责难和批评,儿子耷拉着脑袋,看也不看我,泪水在眼眶打转。我一抬头看到墙上的《正面管教情感脸谱》立马想到自己或许太过严厉,让孩子有了惧怕感。于是,我对着儿子说,“宝贝,对不起啊,妈妈刚才对你有点凶哦,妈妈只是很爱你,很想让你的眼睛很漂亮,让你更加的帅气。妈妈真的很爱你。”
出乎我意料的时候,儿子竟然抬起头,向我扑过来,抱着我。在那一刹那,我真正了解到,其实孩子很需要归属感,他真的需要我们明确的告诉他,我们有多么的爱他。
5.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的更好。
文中这个观点也吸引了我的眼球,貌似自己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总是以为孩子犯错误了,只有让孩子接受痛苦才可以让孩子长记性,才可以改进行为。
作者认为很多家长担心,如果他们不“使”孩子做得更好,他们就没有尽职,他们担心邻居怎么想?朋友怎么想?而他们的方法是让孩子充满恐惧和羞辱。他们担心不让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遭遇责难、羞辱和痛苦,就是在骄纵孩子,孩子的行为就不会发生改变。
作者认为,首先作为家长,应该接受人的“不完美”并且抵抗社会压力,其次是花时间训练并鼓励孩子把犯错误当成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文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个矫正错误的方法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完美一起来觉得问题吧
在日常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家长不断的应用这个方法向孩子示范,并且引导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采用这样的策略,满满的孩子便会不断的把犯错误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水平也会逐渐提升,而家长再也不需要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为代价来让孩子改善行为。
6.鼓励你做对了吗?
前面几个观点吸引我大都是因为和日常的不良行为有关联,当开始看到这个关于鼓励的章节的时候,我觉得鼓励谁不会啊,这还用讲么?结果当我看到以下几个作者提出的问题时,突然间,发现自己日常以为的鼓励大都出现了偏差。
在这一章中作者给我们区分了鼓励与赞扬给孩子带来的不同结果。作者认为很多成年人对赞扬有一种错误看法,他们认为赞扬能“给予”孩子自尊。事实上自尊既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感中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只是一味的赞扬,很容易培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那我们应该怎样区分赞扬和鼓励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鉴别。
1.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别人的评价?
2.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3.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自己的观点?
4.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儿子最近喜欢上了练钢琴,每天上学前,睡觉后都要练习练习。而他每每弹好一首曲子就会问我,“妈妈,好听吗?” 以前我总会对他说,“哇哦,宝贝,你弹的钢琴真好听啊,旋律好优美啊!”。然后他就兴高采烈,满足感爆棚。
看完这个章节后,儿子再问我的时候,我会反问他,“宝贝,你觉得这首曲子你弹的怎么样啊?你觉得好不好听啊?”
“我觉得挺好听的啊,妈妈。”
“你知道为什么好听吗?”
“为什么啊?”
“因为你练习了很久,很用心的在弹奏,所以它才这么好听啊。”
我发现或许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反反复复的对话中,儿子主动练习钢琴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且,自己也逐渐陶醉在钢琴优美的旋律中。
感谢《正面管教》这本书,里面的内容非常的多,涉及到很多教养孩子的观念,也附带了很多实用的操作工具。文中我仅仅罗列出了对自己触动比较大,自己日常教养孩子时经常出现问题的几个观点,但就这么几个观点,我想也让我受益匪浅,也希望自己在孩子养育的路上能够不断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当心逻辑后果/关注解决问题/有效应用鼓励 不良行为--错误目的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