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史书中的地理

作者: leonardo29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6:05 被阅读117次

            如果我们现在从传说中去探寻古史,对于古代华夏文明的活动情形能够了解大概,主要是体现文化与地理区域方面,不过常常会因为古今地理同名不同地的情况极其常见,所以对研寻古史真相带来较多的曲折。

            比如史记里说黄帝『东至海,西至空桐,南至江,登熊湘,北逐荤粥(读xun yu,即是匈奴),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后人遂疑其行踪之超卓,近于神话,钱先生(钱穆)认为黄帝所处远古部落时代,生产力落后,活动半径小,判定其活动范围只在现今河南、山西两省。

            首先就空桐而言,今人大多会把空桐理解为崆峒山,而我国境内又有多处名叫崆峒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甘肃平凉崆峒山,那皇帝到底有没有去过甘肃平凉?钱先生认为实际黄帝所去空桐,就在现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临汝镇西南,和平凉崆峒山完全不相及。

            我认为先生此处所言有待商榷,我们已确定华夏上古文明依托黄河流域,以中原为发祥地,也就是现今的河南省为主,而先生所言汝州市相对而言实在是不能称之为西,看起来似乎更偏向南一点,而我认为:司马迁所说的崆峒,是晋空桐,现今位于山西临汾新绛县一带。

            再看熊湘,如果从现有的字面看,估摸着应该是在湖南,可其实不然,钱先生认为那时的熊湘就是现在的熊耳山,在河南洛阳境内,与钱先生所说的临汝空桐并不远。

            我认为,熊耳山的解释靠谱,但是就所在地理位置而言,熊耳山在临汝崆峒的西部,如此一来西至崆峒,南至熊湘的描述就不合理了。至于江,古时若在江前不加描述,一般就是指长江,而我认为黄帝的活动范围不会如此之大,这边的江具体是哪条尚还不确定,但熊耳山周边最主要的水系是伊河。

            釜山当然不在韩国,上古时代的釜山又称覆釜山,一称荆山,即在河南三门峡灵宝县阳平镇,离华潼特别近,也是黄帝铸鼎铭功升天的地方,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发生了战斗,阪泉之野在哪儿?钱先生认为,阪泉所在地是山西运城市解县盐池上源。

            我认为钱先生对于釜山和阪泉的地名考据基本合理。首先,炎帝居城在蒲坂,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蒲州镇,黄帝在轩辕之丘,就是今天的郑州新郑,而运城解县正好是在两者之间,相对于离开炎帝的地盘更近,所以作为战场还是合理的,但是从字面理解看蒲阪和阪泉,都有一个阪字,这两个阪是否可能是一个含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或许阪泉之战就发生在离开蒲阪周边不远处的地方。

            阪泉之战后,黄帝战胜炎帝,炎帝归附黄帝,合符釜山,釜山在哪?运城往南,过了黄河就是了,黄帝得胜,准备回到自己的居城新郑,从运城直接往南,渡过黄河,途径釜山,感慨万千,兴致勃发,举行合符,炎黄归一。

            黄帝和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决战。涿鹿又在哪?钱先生认为还是在运城解县,首先解县故称涿鹿,其次运城盐湖边上有一个蚩尤村,还有一个浊泽的地方,一名涿泽,即是涿鹿。而蚩尤战败被杀之后被肢解,所以当地才称之为解县,而蚩尤的尸首就被埋葬在了离解县不远处的夏县。

            我不太认可涿鹿即是运城解县的看法,相对而言我更站队吕思勉先生的考证,涿鹿即是以前的徐州彭城。蚩尤部落隶属于大汶口文明,其大概活动范围为山东、河南以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在部落不断由西往东的扩张之中,适时地遇到了由东向西扩张的黄帝部落,双方在徐州地域发生战争,合情合理。蚩尤战败以后,部落解体,一部分逃到了贵州、湖南,成为了现今苗族的祖先。黄帝则在当地建了都城,并继续向东扩张,由于当时海岸线离开中原地区不远,没多久即到大海了。

            多年以来关于上古文明的各种地理考证层次不穷,目前官方认定的涿鹿、阪泉、都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釜山位于保定市徐水区。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地理区位相分析,真正历史事件的发生位于当地的可能性并不大,或许现今考虑更多的是背后的商业利益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史书中的地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ex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