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用“课题分离”法,远离pua和走出人际烦恼

如何用“课题分离”法,远离pua和走出人际烦恼

作者: 悠悠小海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00:27 被阅读0次

我们在生活里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1 有时朋友跟你诉说ta遇到的烦恼苦闷时,你特别急切想帮ta走出来,于是各种讲道理规劝,却发现ta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于是你开始没有耐心,特别想立刻改变对方。

2 有时父母发现你不关灯,袜子乱放,等他们认为的坏习惯时,会把你一通说,非得让你立马改掉不可。

3 有时工作生活里,被甲方、被领导、被同事莫名地怼了批评了一通,心里很是不舒服,甚至自责自己是不是工作真的有地方没做好,或者不甘心觉得我明明没有哪里做错,凭什么这么说我。

……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

很多人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带来的情绪压力。

不管是我们想控制改变对方,还是被他人说后,被批评指责后,起的对抗情绪或自我攻击,都源于我们没有做好与他人的课题分离工作。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课题分离”。

他表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之所以烦恼,就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想要改变他人。想要改变这一点,阿德勒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办法——课题分离。

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这是别人的事还是我的事,是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只修好自己的人生,不要背他人的因果。

比如之前一个朋友的例子,他的女朋友工作很忙,很拼,经常加班、出差,他很难受,不开心,希望他的女朋友不那么忙累。我启发他,这个愿望,到底是你的需求,还是对方的需求呢?她自己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状态呢?她享受其中热爱其中么?如果是的话,如果她自己没想解决的话,你是不应该插手用自己的需求去要求对方的。

就像,我们不管回到小城市,还是大城市,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样的伴侣,我们的父母可能有他们的想法,但无论是父母还是伴侣,都只有建议权,我们可以听一听,但自己的人生课题,还是应该自己选择和修,他人是无法指导和不应控制的。

面对他人的控制,我们可以做好课题分离,听一听,一笑置之,说,感谢你的建议,我会考虑,但我有自己的思考和决定。

而当我们想控制别人时,也要想想,这是对方的人生,爱的最好方式,是尊重和鼓励对方的成长。

然后说说,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话语。

有时,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一听到他人说自己批评自己,就会升起对抗防御机制,觉得委屈,想吵个明白,或者自我攻击自责,认为自己怎么这点事情都没做好。

其实,都不必,面对同事的怼,知道彼此角度立场不同,各自都辛苦,对事不对人,想办法更好的沟通解决即可,没有必要影响情绪和工作外的生活,不要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不被pua到。

面对领导的批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想想有哪里可以吸取,做到更好,而不要自我攻击、内耗中消磨。

以前我就是个很容易自责和被pua到的人,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领导的一句批评,同事的一句怼,前男友的一句否定,都能让我暴跳如雷,争辩反驳,自责内疚,甚至认为自己不好。其实,可能只是这件事没做好,而不是你这个人不好,下次有经验可以做到更好,或者只是他说的不对,并不用听和理会,一笑置之即可。

一个不会被pua到的人,就是能做到课题分离,和内心强大稳定,有自己的一套客观评价体系,能够客观评价自己,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评价机制带跑。

当对方说你不好时,比如同事说你腿太胖了不适合穿裙子,比起自我怀疑,不如坦然接受每个人有不同审美目光,自己开心喜欢就好。

当相亲对象说你不会做饭不如他前女友贤惠时,可以说,所以,关我啥事,我自己开心就好,你要不喜欢我也没办法。

当听到领导同事的建议时,一笑而过,吸取有用的,不用全盘否定自己。

不用去寻求任何一个人的,全然认可,而是要真正的自我接纳,自我认可。对他人的意见保持钝感,不想太多,不自我怀疑否定。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不事事追求完美,我们才能活得更自信开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用“课题分离”法,远离pua和走出人际烦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gd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