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话软说】
新教师在与家长、孩子沟通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提出要求,拿捏不好尺度。咱们的工作不是简单地给大家布置任务,要多思考问题的情况、分析原因、给出建议,并不断调整优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以下为例谈谈如何“硬化软说”:
现在有一种情况,一个学科当中如有两项作业,不少孩子只完成其中一项就草草提交了。如果老师或家长没有根据作业清单检查的话,孩子就会有侥幸心理,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孩子养成糊弄了事的不良习气,更谈不上引导孩子体会到目标性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往后大人们的教育就会更加被动了。
(站在帮助家长的做好家庭教育的角度)
事实上,老师们目前的作业布置量是适中的,也是符合综合素养育人目标的要求的,如果有些孩子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的话,很可能是因为过去的习惯没有养好,长时间没有在作业的完成上得到“我能行”“我在不断进步和超越”的自我肯定。因此,孩子的作业做得完美与否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该关注的反而他们的习惯和态度。
(教师有责任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向家长道出真相)
家长们白天要上班,确实不好兼顾到孩子们的学习。但是孩子毕竟还是未成年人,饮食起居、学习安排还是需要大人的监管。给大家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到大家:
(始终要想办法给家长支招,不断调整优化)
1.尝试一个星期细致地跟进孩子的线上学习安排,包括按时到教室、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主动跟大人分享当日的学习感受等。大人们要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乐于表扬(这个不难,这两天我发现孩子们的进步都特别大,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第二周选择周一、三、五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观察反馈。白天不用紧跟,晚上再检查反馈,如果有遗漏,一定督促其补上(咱们都有社会经验,要是没有一点要求的话,不说孩子,大人都有一大片是得过且过的)。晚上跟孩子做比较充分的交谈,不指责,多引导激励。
3.第三周,从前两周的观察中找到孩子比较薄弱的地方或是他们容易忘记的作业,了解是否有困难,及时指导。可以利用学习小组群寻找共学小伙伴,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问题即成长。既然居家学习让咱们与孩子有更多共学的时间和空间,就让我们把它当作观察、帮助、提高的好机会。大家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