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了读书的第一重要的事情是调查背景。
那么今天就说说第二个。
2.意向/材料
意向是诗词里面常用的一个说法。
诗句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向总是以一种带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情感工具出现的。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再提一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里面采用了大量意向的罗列,用绘画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秋日黄昏的千古典范。
很多意向都有他固定的意思,有时候我们为了读懂一些诗歌或者其它作品,对这些意向就必须要有一个了解。
我第一次对这个问题有意识到的时候,是听了杨山唱的海子的诗《九月》
莫名地,反正第一次听得时候就非常喜欢。于是又在听完后,查询了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资料。
比如诗句里说: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这里面用了很多意向、如神、草原野花、远方等等。
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些意向具体的意思。
比如:神代表了人们信念的产物,本来是永生的,可是这里他死了(诗里暗指信念理想等的破灭。众神,代表了大范围的,甚至全部。)
在这草原上依然有野花一片(这是汲取了死亡营养诞生的新时期的理想,野花同时意味这不是主流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目击,则又说明了,诗人目睹了这一切。(就是说他目睹了人们理想信念的破灭,也看到了一部分从这破灭里生长依旧还在垂死挣扎的人。)
远方一直有理想的意思。
风则是一个代表自由的意向。
第二句则意思说:远在远方的自由比理想更遥远。(第一句说了理想的死亡,这里又说自由比理想更遥远,暗指不可能达到。)
……
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继续往下挖掘了。对这首诗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去研究下面的是什么意思。
不过,如果你事先采取了第一步,也就是我说过的第一个背景资料查询的话。
到这里应该有一个更意外的发现。
诗的倒数第二句说:远方只有在死亡后凝聚野花一片。
看了前面的解析你可能也大概明白了,这里海子的意思说,想要到达那个远方,就只有死亡。
个人觉得这里海子已经初步的显露出了他的死亡倾向。
果然,这据说是海子自杀前的倒数第二还是第三首诗。
海子自杀前写的最后一首是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如果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的话,那么这首诗和他后面的行为乃至作品都是一脉相承的。
好吧,说上面这些,其实主要是想让你对意向有一个了解。
这里的意向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比如你还可以从意向联想到典故或我待会要说的材料上。
不过,我对意向的话还没说完。
我第二次发现意向还可以有更广泛的使用途径,是我无意间翻了几页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时候。
弗洛伊德说梦里面出现的事物都有他的象征性,然后他列举了自己的一个梦境,并对它展开了解析。
这让我很受启发。这个象征,不就和诗词里面的意向是一模一样的么?
然后,有一次一个女性朋友给我说了一个他做的梦:梦见自己和男朋友全家去野外郊游,结果走着走着不知道怎么了,自己掉一个坑里了,然后她大喊,可是男朋友好像没听到就走了。
我用这个意向的方式大概想了一下,于是就问她:你是不是对你男朋友有不满,因为他总是更愿意照顾他的父母,而没有听到你内心的想法。
她说:你怎么知道。
我说,按理来说,如果你们很相爱没有隔阂的话,在梦里你遇到问题的第一瞬间应该是他来救你。而你做了这样的一个梦后,也就说明潜意识里你觉得如果你遇到“危险”的情况下,男朋友会离你而去,然后他跟着他家人走了。所以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然后会在你和他家人的关系之间,倾向于照顾他的家人。
然后朋友就开始说了一些关于他男友如何不顾及她的话。
然后,我接着说:其实你内心很渴望和他的家人处理好关系,从你的梦里和他们一起去郊游就可以看出来。田野代表着自由和轻松,也就是说,你渴望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感到自由和轻松。
然后朋友又说了:嗯,可能他的父母是农村人,反正比较保守,反正在他父母前总觉得很拘束和压抑。
……
有意向而构成的梦境,在解读它的过程中,它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世界和自己。
通过了解别人的梦,我们可以构建更和谐的二者关系。
通过对自己的梦的了解,又可以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以,所有的研究梦境的心理学家都说,了解梦的启示,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故事中,我想,如果我朋友的男朋友,如果也了解一点意向的含义,他或许就会知道他的女朋友正在深深的焦虑和不满中。从而再行动上采取一些可能他以前从来没用过的方式,去构建更和谐的二人关系。
再说说文章的中的材料。
一般来说,他是给读者一个方便理解作者主旨的捷径。
因为有时候,纯理性的句子读起来太费事,所以需要形象化的表达。又或者作者的观点需要一些材料来支撑。于是我把他们这部分统称作文章的材料。因为在文章的结构上来说,他们和意向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然而,区别在于材料本身。
这里我觉得最少有两个区别。
第一,材料本身是否准确。
因为意向是死的,他不是一个带有判断性的东西。而材料有。我见过一些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上采用了很多不准确的东西。为啥不准确呢,因为那些材料不是他客观收集的,而是主管臆断的。比如这两天,就有一个微博的八卦号说冯小刚吐槽战狼2,如何如何。结果冯小刚最后出来辟谣说:他自己从来就没有战狼接受过任何采访。第二,在战狼上映不久后,他就率先向吴京发去了祝贺。最后吴京也发了冯小刚的祝贺视频。像这样子虚乌有,且看起来很像真的的事情太多了。当然我的观点也没变,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断章取义,是我们的共性。
第二,材料本身是否偷换概念。
在理论表达意思很困难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打比方和举例子。然而,通过我自己的使用来说,打比方举例子却是最能偷换概念的东西。
毕竟比喻,是很像。但不是。否则,如果二者真的一模一样的话,就是一个事物了,而不是两个事物了。
很多作者,很善于用比喻来偷换概念。
因为我们的感性总是愿意接受一些看起来像,而且更形象的东西。
当然,其实说到这里,应该把观点这个概念也加进去,会更好的理解。
但是,观点这个点,我要在后面单独来说。这里仅仅把材料和意向从文章结构层上做了一个归类。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