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满满的书架,恍惚间感觉很有成就,一秒钟之后又有些沮丧。我又不是个买书的,书架放满,不代表知识放满在我的脑袋里。况且大部分都还没有付诸实践,充其量是个读死书的家伙。成了哪门子的就呢?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报班买书只是第一步。从1到1容易,但是从0到100就不太容易,需要付诸一定成本,获得一定的深度和密度才算是一种习得。
深度。是认识和学习所能到达的自上而下的长度。冰山模型,我们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那一部分,而其决定性作用的是水面下看不到的那一部分。如果不能了解水面下的深度和实质,很容易出现碰撞事件。
密度。是认识和学习所能达到的从左到右的宽度。学科之间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习需要建立系统,而系统指导组织,组织涉及行为,行为反应心理,心理影响情绪,情绪导致疾病。要把知识尽可能融会贯通,应用在更多的情境下,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我目前的问题是,知行不能合一,源头是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大部分情况下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行动力。态度是好的,能力是不足的。贪心不足蛇吞象。具体表现有两点。
一是浅尝辄止,深耕不足。以读书数量,完成为目标,忽略了对内容及知识点的进一步挖掘和应用。看过就看过了,有整体印象,个别还精通,但是没有吃透。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快速有力作出回应。这对应了深度不够的温度。
二是目标割裂,顾此失彼。这段学习什么,就把其他的全部丢开。固然要集中火力,但肯定存在视角上的局限性。由于有的学科融合度比较高,缺少了其他学习的辅助,比如保险需要有心理学,经济学,数学等学科的支持,否则很难继续下去。
找到问题,就去解决呗。
一是做好时间记录。看看时间都去哪了 ,看看一天都做了什么,还能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二是做好备忘记录。记录认知和思想上出现的小星星,过一段时间再来看,前后对比做取舍。
三是做好完成记录。认同自己能力的不足,保持底线思维,先完成再完美,不让自己死在放弃上面。
四是做好复盘记录。务必和自己开展对话,鼓励优点,改正不足,持续渐进发展。
仅仅产生感想是不够的,用具体的行为和数字来说明自己的改变。我先去造个表吧,然后划钩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