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现象,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期末即将来临,师生全在准备着期末考试。愿期末考试结束之后,不再出现老师埋怨学生的现象了。以往的时候,只要考试一结束,分数较低的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埋怨或训斥,老师会质问孩子,对于知识自己哪里没有讲到?孩子为什么会考这么低的分数?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肯定没有异议,会说教师哪里都讲到了,就是“我”不会。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原因很简单,埋怨老师吧?不敢!埋怨自己吧?又不情愿。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给出了答案:教师讲得不好,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是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师既讲得好,学生也有兴趣呢?我们需要好好理解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崔峦老师曾讲到过“阅读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如何体现“阅读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建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情境有魅力。小学生感知能力较强,形象直观效果好。情境教学是李吉林老师提出来的,情境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学。
情境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情境教学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
创设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比如导入新课,可以有音乐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等。真正有利于理解阅读的情境,还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创设。比如,阅读《月光曲》一文,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需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比如视频的画面,还有音乐等,感受“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二、知识有引力。引力就是吸引力。深度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的学习。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方法,得出结论。
小学生也需要深度学习,但前提是有学习情境,使得知识才会有吸引力。因为深度学习是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即“迁移”),非情境的学习知识是枯燥的,乏味的。小学生是不乐意接受的。
小学生接受事物是感性的。将知识情境化,就像给知识插上了翅膀。怎样让知识才会有引力?第一、激发兴趣,引发学习期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习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第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将知识生活化。
三、理解有思力。思力就是思维能力。理解要通过思维的加工,这个过程介于输入与输出之间,是一个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小学生年段不同,理解力也是有所差别的,比如低段就是感知性理解,中段就是感悟性理解,高段就是感受性理解。感知性理解比较浅显,需要渗透;感悟性理解是理性接触语言材料,需要思维;感受性理解是对语言材料的评判,需要观点。
思力能够体现出理解的层面,同一个阅读体系,更能体现出理解的层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理解层面实施相应的阅读策略,这就是我常常讲到的“同系异策”阅读。统编版教材根据不同学段,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可见,阅读策略也是根据学生的理解层面来编排的。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策略是“预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是“提问”,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是“有目的地阅读”。这是有梯度地训练思维能力的。
四、感受有心力。心力就是心思和能力。感受是心思和能力的综合性体现。语文教学一定要处理好阅读与表达的关系。阅读之后要有感受,要把感受的东西表达出来,彰显心力。一个人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如果不会交流、不会表达,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感受力就是心力。需要思维的加工,需要理解,更需要表达。因此,感受有心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语交际能力。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给朋友,进行交流;把自己的阅读观点分享给朋友,求同存异。二是书面表达能力。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留下心力的痕迹,渐渐地提升表达能力。
课堂上,学生一连串地回答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虽然也是一种表达,但不具备心力,没有自己的观点。学生写作文套话连篇,不是我手表我心,感受不够真切。
教师是理性的,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学不能让本具骨干的知识再骨干,变成冷冰冰的知识,要实施较好的教学策略,让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喜闻乐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