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经译文
素问53 刺志论篇

素问53 刺志论篇

作者: 荆建梅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10:05 被阅读0次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翻译】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就壮实,气不足的,形体就虚弱,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纳谷多的气盛,纳谷少的气虚,这是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脉搏大而有力的,是血液充盛,脉搏小而细弱的,是血液不足,这是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

  【原文】帝曰:如何而反?

  【翻译】黄帝又问:反常现象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翻译】岐伯说:气盛而身体反觉寒冷,气虚而身体反感发热的,是反常现象;饮食虽多而气不足,饮食不进而气反盛的,都是反常现象;脉搏盛而血反少,脉搏小而血反多的,也是反常现象。

  【原文】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翻译】气旺盛而身体寒冷,是受了寒邪的伤害。气不足而身发热,是受了暑热的伤害。饮食虽多而气反少的,是由于失血或湿邪聚居于下部之故。饮食虽少而反气盛的,是由于邪气在胃和肺。脉搏小而血多,是由于病留饮而中焦有热。脉搏大而血少,是由于风邪侵入脉中且汤水不进之故。这些就是形成虚实反常的机理。

  【原文】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翻译】大凡实证,是由于邪气亢盛侵入人体;虚证,是由于人体正气外泄。气实的多表现为热象;气虚的多表现为寒象。针刺治疗实证,出针后,左手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外泄;治疗虚证,出针后,左手随即闭合针孔,使正气不得外散。

相关文章

  • 素问53 刺志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

  • 077-01刺志论篇(全文)

    卷十四 《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全文) 学习笔记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作者:佚名时间:2012-01-2...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素问•热论》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

  • 素问51 刺齐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浅深不同要求。 【原文】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

  • 素问52 刺禁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人体禁刺的部位。 【原文】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

  • 素问50 刺要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 【原文】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

  • 素问63 缪刺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究竟什...

  • 素问72 刺法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 【翻译】黄帝问道:岁气的左右间...

  • 素问55 长刺节论篇

    【原文】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翻译】精通针术的医...

  • 针灸治痛的针刺方法

    说针刺法我们首先想到的《内经》九刺法。根据《素问-刺要论》理论“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53 刺志论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oq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