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制定容易、执行难。执行规则也是个劳心费神的活儿,次次坚持,让人疲惫。而孩子的反抗,也让大人感到心烦。多数时候大人明明记得规则,但看孩子可怜、无聊,就想网开一面。往往是先有大人的说话不算话,才会有孩子的不听话。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去破坏、冲撞规则,而建设的力量就显得比较微弱,所以家长的坚持是孩子的一面墙。"
——杨杰《我身边的家庭故事》
况日持久的遵守规则,并执行它,是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力去坚持。大人可以回想自己想要坚持的自律规则,那些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要去完成的目标,需要多强大的毅力才能持之以恒地做到呢?
一次没坚持住,破了口子,或者一段坚持,一段时间后又松懈,孩子的聪明会从大人的反复中,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服从?什么时候可以放飞自我?从大人处理方式,孩子感受不到规矩的力量和作用,自然会认为规矩就是大人的一句话,可以打破,可以弹性,谈条件,那么纪律和自律就无法从家庭中产生,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
如果孩子认为,规矩就是一个可以随大人情绪尺度随意调整的东西,一旦刚建立的规矩被打破,再建设的难度则会一次比一次难度高,孩子会去挑战大人所谓的规矩,即便挑战的动机是出于想知道破坏它的后果是什么、底线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