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我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然后不读书,早早出来做事,或许会过得会比现在好,但大概率会比现在过得差。
最近爆出山东顶替上大学的新闻热点,真是刷新自己的认知,很气愤,但不意外。虽然在崇尚经商的潮汕地区,少有耳闻这样的事情,还是有听闻过替考事例。
在潮汕地区,在那样的年代,普遍坚持读书无用论。如果你考得好,考到好学校,父母还是会咬咬牙让你去读的。为什么会咬咬牙?因为你不读书出去打工,就可以赚钱补贴家庭支出了,你读书得交钱,还得推迟赚钱的时间。
假如不读书,女孩在老家会去学裁缝车衣服,男的会去工厂做杂工,有头脑肯努力的,做几年后,存够本钱,会自己做起生意来。不然就一直打工,婚嫁后生儿育女,也不用交房租,生活成本也不高,有工打能一直维持下去。
假如不读书,如果亲戚朋友中有人在外地做生意的,例如深圳华强北,广州中大和三元里等等,就会去这里当学徒做小弟小妹,醒目仔不久后就能在这样的经商氛围中学习后独当一面,然后自己筹措资金开店做生意。
假如不读书,如果家族中有开工厂做生意的,就会直接放到里面去锻炼,安排自己人也放心,也能相互照应。况且很多90年代原本在老家开工厂的生意人,2000年后都逐渐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那年中考之前,我是有打算的,如果考得不理想,就如学一门技术,有点像现在的挖掘机之类的,然后看技术去赚钱。那年父亲听了之后听开心,觉得我会为自己打算了,但是他觉得如果考不好就去表哥那里当搬运工学做生意,这样有亲戚照应始终会好点。
那时候还是有些浮躁的,不时听说这个不读书,年纪轻轻赚了多少钱,不时听到那个小学还没毕业,做生意赚了好多钱,还建了一栋楼。
不过当自己读完大学出来后,觉得读书对于自己来说还是一条正确的路。读大学仍然还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不多的途径之一。
所以看到顶替上大学的新闻是很气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