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们,学名叫乌米,又称高粱黑粉。在高粱孕穗时生的一种黑穗病,真菌,可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怎么就忽然想起乌们来了呢?
那还得从生产队说起。那时生产队里要大面积的种植高粱。玉米还没有出现新品种,而且肥料跟不上,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春高粱,秋大豆和红薯。
高粱有它的优势,全身都是宝。
长到三米多高快要秀穗的时候,要打掉下面的老叶,一捆一捆背着送到牛栏里铡草喂牛。
这样的活一般都是小年轻和老头们干的,很有乐趣,一群男女小伙伴们也乐意干。不过,要是一个人单独到高粱地里打叶子,总是觉着毛骨悚然,心里发怵。
高粱成熟了,一颗颗砍倒,码放整齐,把高粱穗切下来,高粱穗下有长长的颈,叫秫秸莛子,可以用来编笊篱和缝盖顶子用等。
高粱穗脱粒后,剩下的部分叫高粱(蜀黍)挠子,可以用来扎笤帚饭帚。扫地、刷锅洗碗用。
高粱秸秆用处就更多了,除了盖屋用做屋笆,铺床床芭外,更多的是用来织席(铺床用),编席笼子,打折子围粮食(小颗粒),围玉米棒子瓜干用栅子。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要饭的烤席笼子﹍穷烧包”。
蜀黍渣就是高粱的根,用来烧火,做饭,摊煎饼。是一种好燃料。
高粱米的用处就不用说了。用它酿造的酒,醇香浑厚,清爽无比。
小时候背诵的诗句“锄禾日当午”,主要是指农民伯伯耪蜀黍的场景。老人们常说,蜀黍耪七遍,拿麦都不换。那么热的天得流多少汗啊!
说了这么多,还没归到正题上。那就是打乌们的乐趣。
那可是一种好东西,好吃且营养丰富。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真菌多糖及膳食纤维等活性多糖、矿物质钾,铁,硒等。
但是,打乌们也不是那么简单,有的会打,有的就不会。不会的就会误把高粱穗扒开了看,眼看就要孕育出穗了,一扒开就坏事了。
高粱孕穗的时候,肚子慢慢的鼓胀起来,会看的一眼就能看出,拿不准的可以用手捏捏,硬邦邦的就是乌们,感觉软的就是高粱。
乌们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撑破肚皮,露出一半白一半黑,顶端生出一撮花胡须,这个时候我们叫它“老头蛋”,容易生蛆。也能吃,干粉噎人,弄得满嘴乌黑。
打乌们,大队看青的是会管的。
我本家二叔是治安主任,他就负责“看青”。有一次,他就尾随在几个小丫头后面进了高粱地,远远的看着她们怎么“作孽”,这几个小丫头都是他的亲侄女。
眼瞅着一个丫头要扒开高粱穗,他大喝一声,哪里跑!那几个小丫头就呲溜一下没影了。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写一篇小文晒晒儿时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