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交流,不管你怎么努力,踹门、隐忍、暗示、有时候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央求孩子,但是孩子就是不理你,要么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扇门就把你和他的世界分隔成了两半。不管你怎么说,软硬兼施,各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哭二闹三上吊,丈夫还是不洗脸不洗脚,臭烘烘地上床,衣服乱扔,对孩子的教育还是简单粗暴,拳脚相加。作为母亲和丈夫的我们心力憔悴,无力感席卷了我们,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地奉献自己,燃烧自己,为这个家鞠躬尽瘁,这个家却完全不像我想象的和谐美好。这些问题就像无底深渊,把我们的能量消耗光。
问题出现了,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聚焦在问题本身,急着采取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孩子不交流了,我们会急着让孩子跟我们开口,丈夫打孩子了,我们会急着让丈夫停止这种粗暴的行为,我们努力地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问题本身,以至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其实不仅没有减少问题的发生,反而强化了问题的强度,甚至你的行为使得问题发生了恶化,孩子和丈夫的对抗和回避更为严重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第一步是要把目光从问题本身收回来,不妨看看行为背后的意义和需要是什么。孩子不愿意交流,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多否认了他们的想法;或许我们对于他们的控制过于严厉,感情浓度太高,他们需要自己独处的空间保证自己的独立性;或许是孩子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人际交往的问题,但是不想让你担心;而丈夫对于孩子的粗暴行为也许是来自于他原生家庭的创伤,他需要自己强大保护整个家庭,他内心之中也期望着温柔的表达方式,但是他千疮百孔的原生家庭不允许他展示自己脆弱温柔的一面,只能以强示人,不是他不想,只是不会。理解了孩子,理解了丈夫,同样我们也要理解自己。对于孩子的担心,对丈夫的不满和愤怒,那对我自己呢?我们一路走过来,辛苦无助,带着或大或小的创伤和压力,我们多么不容易啊,看到自己的无力和委屈了吗?我们对自己足够爱了吗,例如给自己放个假,让丈夫带几天孩子,自己出去旅个游。
当我们试着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行为背后的需求和不得已,难么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就会变得温柔,可以带着理解和接纳去和这些行为模式相处。在每一次冲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以一个更为包容的心态,更为稳定的情绪去处理冲突。
心理学有个改变的悖论:当我们打算成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打算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时,改变就发生了。这里引申一下,一段关系里,当我们打算接受真实的对方,而不是打算把对方改造成“我心目中的那个人”时,关系就变好了。当我们能够理解对方,共情对方,尊重对方的模式的时候,关系就会不知不觉产生变化,再去解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网友评论